屹立不摇的芭蕾圣殿,精美绝伦的旷世之作
黄金时代的理想巨制,斗志昂扬的自由赞歌
此次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带来的舞剧《巴黎的火焰》,是首度登上国内舞台。该版本由著名编导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于2008年全新创排。在忠于瓦伊诺宁初版的精髓基础上,拉特曼斯基对这部尘封历史的时代佳作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剧中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场面恢弘极富感染力,堪称是纪念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典范之作,其在俄罗斯艺术界的地位更是犹比我国经典的革命题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巴黎的火焰》通过激扬奋进的交响、热情奔放的场景,将自由和正义的崇高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剧中不仅新增了主要人物“阿德琳”,丰富了角色感情线,使故事节奏更为紧凑和深刻,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戏中戏”桥段,使舞台呈现更具层次感,展现出当时法国社会应有的全貌,让观众直呼过瘾的同时,也会留下些许思考。
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在提及情感线索的编排意图时,曾表示:“瓦伊诺宁的最初版本中既没有断头台,也没有爱情线,我无法想象在剧中没有爱情线将如何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巴黎的火焰》中设置了两条爱情线……将已有的舞蹈元素进行重新编排,这个过程让我迷恋不已,因为它让我得以进入伟大的前辈们的意识之中,用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为了使现场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舞剧不仅加入了大合唱,以展现群众斗争的宏伟场面,还利用辉煌的布景,在舞台上搭建出一座“仿真版”的凡尔赛宫,每一幕场景都像是一副逼真的动态油画。
拉特曼斯基巧夺天工的编排,彰显了莫斯科大剧院高超的艺术水准,在芭蕾舞剧的创作中,可谓是一项历史性的创举。正因如此,莫斯科大剧院版《巴黎的火焰》也被公认为是最扣人心弦、最精彩的版本之一。
主创:
原著:亚历山大·别林斯基、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根据尼古拉·沃尔科夫和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夫的原始脚本所著)
编舞: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取材自瓦西里·瓦伊诺宁的原始编舞)
音乐总监:帕维尔·索罗金
舞美设计:伊利亚·乌特金、叶夫根尼·莫纳霍夫
服装设计:叶连娜·马尔科夫斯卡娅
灯光设计:达米尔·伊斯马吉洛夫
音乐戏剧创意:尤里·布拉卡
演出阵容:
【延伸阅读】
——屹立不摇的芭蕾圣殿
“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莫斯科大剧院的地位绝不亚于克里姆林宫,后者是政治的中心,而前者则是艺术的圣殿”。
——莫斯科国立舞蹈学院的阿拉贝特教授
对于芭蕾舞来说,俄罗斯是最高水平的代名词,而莫斯科大剧院可谓是整个俄罗斯的“芭蕾名片”。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出名的舞蹈院团之一,作为俄罗斯芭蕾艺术的金字招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与马林斯基大剧院芭蕾舞团、艾芙曼芭蕾舞团并称为俄罗斯“国家艺术团”,代表着俄罗斯芭蕾舞艺术学派的最高水平。严谨的艺术创作原则、高超精湛的舞蹈技巧、热情洋溢的艺术风格、雍容华贵的舞台布景、高雅华丽的服装设计,使它成为世界芭蕾舞团中当之无愧的璀璨明珠。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不仅是世界芭蕾舞史上的不朽经典,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团之一,一部部经典舞剧在此诞生,许多部芭蕾舞剧也再次复排,莫斯科大剧院由此成为了世界芭蕾艺术的发展中心。同时,莫斯科大剧院也为世界芭蕾舞坛输送了大批传奇艺术家,如加琳娜·乌兰诺娃、玛雅·普丽赛茨卡娅等。
芭蕾大师——加琳娜·乌兰诺娃

永远的天鹅——玛雅·普丽赛茨卡娅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顶尖的芭蕾舞团之一,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一直以精湛、细腻的芭蕾技巧著称,在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历程中,莫大不仅继承着古典芭蕾的传统,也不断开创着新的历史辉煌。在今年素有“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伯努瓦舞蹈奖提名名单上,莫斯科大剧院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奖项提名,此次来华演出的首席舞者弗拉季斯拉夫·兰特拉托夫被提名为最佳男舞者,而《海盗》《巴黎的火焰》的编舞、舞团前艺术总监阿列克谢·拉特曼斯基,更是凭借两次获得伯努瓦最佳编舞奖,被誉为名符其实的“大奖收割机”。
——莫斯科与中国芭蕾的不解之缘
中国芭蕾舞事业发展初期,在莫斯科大剧院芭蕾明星加琳娜·乌兰诺娃的舞伴、前苏联著名编导彼·安·古雪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第二届舞剧编导训练班编排了中国第一部原创芭蕾舞剧——《鱼美人》。该剧由陈爱莲、王庚尧、陈铭琦主演,著名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作曲,1959年首演于北京,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音乐和舞蹈的“经典奖”,在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地都进行了成功巡演。《鱼美人》将欧洲芭蕾艺术形式与中国民族舞蹈元素相结合,是芭蕾舞民族化的成功尝试,将舞蹈完美地融合于音乐中,创造出生动的舞剧形象,是中国芭蕾的全新创造。
2012年7月19日至22日,莫斯科大剧院曾为中国舞迷们献上了《吉赛尔》《黄金时代——格里戈罗维奇85岁寿辰在中国庆典的演出》两台巨制,在国内芭蕾舞圈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如今,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精品一直为中国观众喜爱,可以说在中国观众日益强烈的芭蕾情怀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缘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