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颓败小城,早春尚寒。少妇周玉纹和长期抱病的丈夫戴礼言生活寡而无味。玉纹喜欢到残破的城牆上走一走,有时能在那里待上一天,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麽。直到有一天,礼言幼时的同学章志忱回到小城。他的到来犹如在死水中投下一颗石子,在各人心间泛起涟漪。这次重逢唤起了章志忱与周玉纹二人的旧情,戴礼言年少的妹妹戴绣也喜欢上了举止优雅的志忱……情与理的矛盾,去与留的抉择,家国时事更迭下的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
评论
看着舞台上的演出,我一直在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爸爸在诉说他的心声……把《小城之春》从银幕搬到舞台是有困难的,李六乙不仅保留了原来电影的精华,还用舞台艺术重新进行了丰富。我相信我父亲要是能看见的话,一定会很高兴。就好像贝多芬的音乐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演绎,但音乐里仍然有贝多芬的性格。
——费穆女儿,音乐家费明仪
看这部戏每一秒钟我都被吸引着,像在听四手联弹,方方面面无休止地对位,实在是过瘾。当今这么浮躁、繁忙的社会里面,能够沉下心来,诠释一个那么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我向你们致敬。
——作曲家 谭盾
李六乙改编过不少剧本,这部作品是从电影来的,但他的语言的载量要大得多。依靠演员的叙事,同时也是剧情中角色的对话、旁白、独白……混杂在一起,六乙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很好,我喜欢。
——中国剧协主席、演员 濮存昕
一部两个小时的《小城之春》看下来,仿佛坐竹筏顺三峡而下,有急有缓,两岸风景虽美但始终让人提着一口气,不敢放手,不敢放掉理性的思考。这不是一部让观众“享受”的作品,但这无疑是一部经得起推敲的伟大作品。 ——上海观众 Ju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