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为中国观众特别定制的作品《二十世纪三大艺术巨匠》将重现编舞家玛莎·葛兰姆、画家巴勃罗·毕加索以及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上个世纪的艺术辉煌。三位艺术大师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大胆创新,书写了新的艺术篇章。这部作品在涵盖经典舞蹈语言的基础上配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以耳目一新的方式为观众架起一座连接二十世纪伟大艺术的桥梁。
《编年史》:于1936年12月20日在纽约首演。12名舞者的出色表演呈现了法西斯主义在欧洲造成的恐怖气氛。1936年初,葛兰姆拒绝了德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演邀请,全身心投入于这一关于西班牙南北战争的创作中。尽管《编年史》并非纪实作品,但其深刻地揭示了战后悲剧的广泛影响。《编年史》分为三个章节:“幽灵1914”,“街上的行进”以及“行动的前奏”,由沃林福德·里格作曲。
《深沉的乐曲》:是葛兰姆为自己编排的独舞作品,于1937年在纽约首演,由亨利·考埃尔作曲。作品反应西班牙内战,正如她在创作手稿中所述:“舞蹈的形式——不管是旋转、匍匐、蜷缩抑或是从空中跌落——都是人们在战争中的切身体会……这是悲剧事件的深刻剖析。”西班牙悲剧气氛贯穿舞蹈编排的始终。
《悲怆变奏曲》:自2007年起,受到一部拍摄关于玛莎的代表性独舞作品《哀歌》的电影的启发,舞团陆续邀请了许多优秀的编舞艺术家为公司创作短剧。我们给每位编舞限定相同的创作构架:作品时长在四分钟内,运用主流音乐,极简服装,空舞台和无实物道具,排练时间仅有10小时,以及舞者数量任意。在演出中,观众可以欣赏到玛莎独舞作品《悲叹》的电影片段,以及三部变奏曲。舞团最精彩的《悲怆变奏曲》版本之一是2009年台湾艺术家布拉瑞扬创作的。此次,我们将和两名中国编舞一起,开启由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悲怆变奏曲》的世界首演。
《春之祭》:作为玛莎·葛兰姆最伟大的作品,将成为演出的压轴节目。这部舞剧由17名舞者演绎,2013年4月全新制作再次登台,该剧至今未曾到访中国。作为整套演出的压轴作品,观众们将会辨识出葛兰姆、毕加索以及斯特拉文斯基三位大师作品中相似的主题、灵感与技艺。葛兰姆与《春之祭》结缘于1930年,当时,玛莎·葛兰姆因出演莱奥尼德·马辛在美国编排的第一部舞蹈作品而在国际舞坛名声大噪。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了这部由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伟大作品。54年以后,即1984年,葛兰姆决定回归曲谱本身,创作自己的《春之祭》舞蹈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原始的肢体表达成为葛兰姆具有先锋精神的标志性风格,并折射出了与毕加索的早期画作以及斯特拉文斯基革命性音乐中原始本能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