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日出》是国家大剧院的第七部原创中国歌剧。戏剧大师曹禺的经典剧作《日出》以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该作几十年来经过多个版本的不断搬演,影响至深。2015年是《日出》创作发表80周年,国家大剧院力邀著名作曲家金湘、编剧万方、导演李六乙等一流主创团队,倾力打造该剧的首部歌剧版本,以此致敬大师、致敬经典。曹禺之女万方,因其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情,深入体察原著的悲剧情愫,对人物情态和社会风貌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描摹。而作曲家金湘的音乐流畅简洁,线索清晰干净,色彩感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在创作过程中尤其注重加强音乐的戏剧化冲突,准确地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
 
主创
作曲:金湘
编剧:万方

指挥:吕嘉
导演:李六乙
舞美设计:刘杏林
服装设计:邹游
编舞:曾焕兴
化装设计:刘红曼
主演
陈白露:宋元明、柯绿娃
诗人:戴玉强、薛皓垠
潘月亭:刘嵩虎
小东西:王一凤
李石清:邢立珂、苏大为
翠喜:张卓、张春青
胡四:肖玛
顾八奶奶:刘媛梦
王福生:朱凤佳
编剧的话
《日出》是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一部经典著作,从上世界三十年代到今天已经上演了几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和我爸爸一起将《日出》改编为电影,之后我又将《日出》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经过这样两次改编,可以说我对这部戏里的人物非常熟悉。我熟悉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心理活动,他们每一个人都像一面镜子,映出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
陈白露是《日出》的魂,一个曾经清纯的少女,热烈地爱过,然而爱情的梦破碎了,她坠入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步步沉沦,然而在她的身体里,那颗清高的心却没有死。她看不起身边的人,却又整日混在他们之中,她看透了物欲横流的丑陋的社会,却沉溺在对奢华生活的迷恋里,她闻得到生活泥潭散发的臭气,却拔不出自己的脚,挣扎并堕落着,鄙视并享受着,爱并恨着,人性从来如此矛盾,如此复杂。陈白露最后的毁灭是一首生命的悲哀的挽歌。

——万方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都市,当红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一座高档的大饭店里。她年轻、美貌、聪慧,充满女人的魅力。一位银行家潘月亭,年龄大到可以做陈白露的父亲,被陈白露深深吸引,为她一掷千金,满足她的一切需要,并把她占为己有。
住在酒店的陈白露每天宾客盈门,跳舞、唱戏、打牌、玩乐,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却时常感觉空虚和孤寂。
一天,陈白露过去的爱人,一位诗人,忽然出现在大饭店。陈白露曾经热烈地爱着诗人,为他的热情和浪漫倾倒,丢开一切,随他到乡下,追求过一种纯洁美好的生活。但现实的种种困扰击碎了诗人的梦想,他偷偷离开了陈白露,抛弃了她。如今他又来找陈白露,希望挽回他们之间的关系,重新开始。
陈白露拒绝了诗人的要求,因为她看透了人世,但她对诗人仍然怀有感情。
在陈白露所住的大饭店里还关着一个小女孩儿,她穷苦的父母都已不再人世。孤零零的小姑娘被逼迫卖身给一个富豪恶霸,但小姑娘坚决不从,逃出被关的房间,躲藏到陈白露的房间里。陈白露对小姑娘的身世十分同情,希望靠自己的力量能帮她改变命运,并认她做自己的干女儿,然而黑社会的势力远比陈白露强大得多,他们从陈白露那里抢走了小姑娘,并把她卖到最下层的窑子里。小姑娘在绝望中上吊自杀。    
诗人为陈白露四处寻找小姑娘,恰巧看到了小姑娘在窑子里自杀。他倍受打击,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惘。
陈白露的保护人潘月亭因生意上的不顺利,被下属威胁,几经波折,终于还是破产了,再也无力为陈白露的豪华生活埋单,狼狈地离去。怀着对沉沦生活的深深憎恶和难以自拔的境遇,陈白露拿起药瓶,吞下安眠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