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家喻户晓的银幕经典,这是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
雷蕾、易茗谱写父辈旋律,陈薪伊执导展现人性颂歌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重温老歌
冰山下白杨旁,帕米尔红花盛放
吕嘉执棒维汉歌唱家,唱响民族情谊礼赞


  早在196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一经播映立即在全国观众中引起轰动,尤其是片中的主题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口口相传的民族旋律。此次国家大剧院力将这部民族经典作品以歌剧形式搬上舞台,让那朵见证着爱情的帕米尔红花重新绽放。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由同名电影作曲、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之女、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雷蕾担纲作曲,作品保留了原电影音乐的“主题”,整部创作更具旋律性、画面感,将很好地把观众带回那个纯真年代、带到美丽的帕米尔山下。著名词作家易茗担任编剧。时隔半个世纪,易茗、雷蕾夫妻强强联手,对作品创作进行了反复的打磨和推研,力将这部“新”作完美呈现。我国著名导演陈薪伊也将首次携手国际主创团队,实现国家大剧院“中国故事,国际制作”的首举。


作  曲:雷 蕾
剧  本:易 茗
指  挥:吕 嘉
导  演:陈薪伊
舞美设计:孙大庆
服装设计:吴雪润
灯光设计:韦尼乔·凯利
多媒体设计:塞尔乔·梅塔里
编舞:靳苗苗
化装设计:田丹
音乐指导:黄小曼

真古兰丹姆(女高音):迪里拜尔、周晓琳              
假古兰丹姆(女中音):努尔古丽·艾沙、牛莎莎        
阿米尔(男高音):艾尔肯·阿布都热依木、薛皓垠                                
杨排长(男中音):杨小勇、王鹤翔
纳乌茹兹 (男高音):李想、王冲              
尼亚孜大叔 (男低音):关致京                  
卡拉 (男高音):陈勇、金郑建            
江罕达尔(男中音):杨帅
阿曼巴依(男低音):陈然
一班长(男低音):柴进
三班长(男高音):梁羽丰


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
主办单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戏剧奥林匹克国际委员会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承办单位:  北京市文化局
执行单位: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指定下榻酒店:北京新侨诺富特饭店


  20世纪50年代初,流亡在中国边境一带的江罕达尔匪帮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相勾结,准备武装袭扰我边地军民。边防排新战士阿米尔,误以为当地牧民纳乌茹兹新娶的妻子古兰丹姆曾经是自己少年时期的情侣,陷入深深困扰。杨排长对这位“新娘”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事实上,所谓的“新娘”原来是为江罕达尔收集情报的潜伏特务古丽巴尔。
  与此同时,我边防指挥部侦察员卡拉,也扮成牧羊人赴山外探查敌情。过程中结识了江罕达尔家中的女仆、亦即与阿米尔失散多年的纯情少女古兰丹姆。并确认了敌方特派专员“真神”的身份。随着巴洛托节的临近,边境战斗一触即发。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冰山哨卡上值勤的一班长和战士阿米尔,果断击退了进犯的匪徒。但是为了掩护阿米尔,一班长英勇牺牲。同一个夜晚,前来救助他们的青年牧民纳乌茹兹,也因雪崩而遇难。
  在卡拉的帮助下,少女古兰丹姆逃离匪窟。但在逃亡途中,卡拉被同行的敌特派员“真神”暗害。严峻的斗争形势下,杨排长强忍悲痛,沉着应对,终于将计就计,在巴洛托节叼羊比赛的活动中,与指挥部的增援部队配合,一举击败了敌人的进犯,“真神”及匪首江罕达尔均被抓获。
  阿米尔与古兰丹姆欣慰相逢。和平重归人间,帕米尔高原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