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他和格里格的存在让北欧音乐在欧洲有了一席之地。音乐会要演奏的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不像他的名作《芬兰颂》的历史沉重感,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在独奏小提琴的技巧上。也正因为它艰深的技巧,这部作品从问世到被演奏家接受,颇费了一番周折。担任独奏的是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杨天娲,她曾以“神童”著称——13岁灌录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成为世界上灌录此套作品最年轻的演奏者。如今已是成熟独奏家的她,唱片获得过古典音乐界最重要的奖项——“回声奖”。
  下半场将欣赏到台湾爱乐乐团(NSO) 音乐总监吕绍嘉先生带来的布鲁克纳《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这部作品的别名为“浪漫”。它并非指现在我们通常认为的与爱情相关的“浪漫”,而是指如瓦格纳在他的歌剧《罗恩格林》与《齐格弗里德》中描绘的那些中世纪传奇故事。在1890年给保罗·海泽的一封信中,布鲁克纳表达了他对《第四交响曲》的构思:“法国号宣告了小镇上白天的到来,一天的生活开始了。第二主题是小鸟在歌唱。第二乐章是歌曲、祈祷者、小夜曲。第三乐章说的是打猎的事情,在午饭时间的森林里,一个手摇风琴筒风琴在演奏”。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47号           西贝柳斯 曲
 小提琴:杨天娲

——中场休息——

降E大调第四交响曲,作品104号           布鲁克纳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