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监制:杨建新、赵和平、张益山
  监  制:尤炳秋、茅威涛   
  原  著:徐进
  改  编:冯洁、杨东标、汤琴
  文学编辑:郭小男
  导演:郭小男
  音乐设计:翁持更、刘建宽
  唱腔设计:胡梦桥
  舞美设计:黄楷夫、房俊驹
  灯光设计:邢辛
  服装设计:王秋平
  小提琴协奏曲作曲:何占豪、陈钢

200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特邀中国“新世纪杰出导演”郭晓男创排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为庆贺越剧诞生百年之际而创排的剧目,对梁祝故事与越剧剧种的诗意与浪漫本质进行了最大化的整合。在传说和越剧电影剧本的基础上,新版《梁祝》从更加人性、人文的角度补全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发展的线条,在保留越剧的经典唱段的同时,将这个传诵多年的经典爱情故事成功地年轻化和现代趣味化。舞台表现上,该剧把“以扇喻蝶”作为最主要方式,在演员的表演中通过扇子的动作、调度、情感、意象四元素的提升使用,使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的相遇、相识、结拜、分离、诀别以既古典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的现代舞蹈语汇方式呈现。剧目尾声时,在纯净天幕上冉冉升起的两把巨大折扇,成功地表现了梁、祝二人“化蝶”的诗意。而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此次则被使用到舞台音乐之中,如泣如诉的旋律为剧目更添唯美的东方韵味。

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
  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出门求学。途中,遇书生梁山伯,两人意趣投合,相谈甚欢,遂在草桥上以蝶为证,义结金兰。同窗三年,兄长梁山伯对“贤弟”祝英台处处呵护有加,而祝英台则对兄长的人品、学识充满仰慕,一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激起她对梁山伯的爱恋,然梁山伯却不知祝英台本是妙龄女子。   
  家中来信,催祝英台速归。祝英台与梁山伯一路相送,依依惜别。分手之际,祝英台假小九妹之名为梁山伯说媒,并再三叮嘱他定要早来提亲。
  书院师母将祝英台所托信物转交梁山伯,梁山伯恍然大悟,兴匆匆赶往祝府求婚。但此时的祝英台早已遵从父命与马家定亲。   
  刻骨相思的一对恋人楼台重逢,竟成永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