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2012国家大剧院秋季交响盛宴专题

它是澳大利亚交响乐的“旗帜”, 
  他是最显赫的“两栖”指挥大师。 
  阿什肯那齐携手大提琴巨匠王健, 
  一场古典浪漫之旅即将启程! 

点击进入2012国家大剧院秋季交响盛宴专题

它是澳大利亚交响乐的“旗帜”, 
  他是最显赫的“两栖”指挥大师。 
  阿什肯那齐携手大提琴巨匠王健, 
  一场古典浪漫之旅即将启程!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 曲    曲目试听
  E小调第十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 曲   曲目试听

曲目介绍: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该曲目由德沃夏克作于1894-1895年。创作灵感据说来自一位大提琴家的演奏。1896年3月19日由作曲家指挥伦敦爱乐乐团、英国大提琴家斯特恩主奏在伦敦首演。题献给大提琴家韦汉。这是作者在美国时所创作的一部能够与《自新大陆交响曲》媲美的不朽杰作,深受大提琴演奏家和世人的喜爱。勃拉姆斯曾感叹道:“有人居然能创作出这样的大提琴曲,我为什么没有尝试?”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富于英雄的气质;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G大调,3/4拍子,三段体,是一个温情流露的乐章,可以说是从美国寄情于遥远祖国的一首乡愁之歌;第三乐章:有节制的快板,B小调,2/4拍子,自由的回旋曲式,充满节日气氛,也是巧妙地运用黑人灵歌旋律和波希米亚民俗舞曲节奏,把德沃夏克音乐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乐曲。

肖斯塔科维奇:E小调第十交响曲
  E小调第十交响曲根据肖斯塔科维奇所作清唱剧《森林之歌》改编而成。于斯大林逝世后在1953年12月17日由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交响乐团首演。作品发表后曾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对内容(因斯大林逝世)有各种猜测,对其形式也有各种不同的评价。但作者的解释是:”在作品中我只期望能描写出人类的感情与热情“,并拒绝作除此之外的任何解释。全曲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中板,奏鸣曲式,E小调,抒情胜于构成;第二乐章:快板,降B小调,三部曲式,谐谑曲。有人说它是斯大林的一幅肖像:顽强、险恶,似一股旋风;第三乐章:小快板,C小调,回旋曲式,充满抒情的圆舞曲乐章;第四乐章:行板-快板,B小调-E大调,奏鸣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