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虎落平阳;仰天长歌,乌江自刎。
  美人虞姬,舍命相随;楚歌阵阵,悲壮悠扬。
  《霸王歌行》,诗意解读霸王项羽坦荡悲壮的人生……

项羽有一种让现代人为之汗颜的人格力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当皇帝,他却偏要把阿房宫一把火烧个干净;他面对仓皇逃窜的死敌却恪守军人“穷寇勿追”的高贵原则;他在鸿门宴上收剑入鞘只因为他不喜欢用阴谋杀死对手;他崇尚宁折不弯尊严至上,鄙视不仁不义下流卑琐……他最后的自刎乌江,也不见得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李清照也许比司马迁更能领略项羽人格中的悲剧精神:“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霸王歌行》中的项羽像一个诗人,他以诗人的气质、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理想面对再现实不过、再功利不过、再冷酷不过的政治搏弈、天下纷争,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只能当一个“失败的英雄”。但项羽仍然令人肃然起敬,他至情至性、光明磊落,他做人有原则、讲尊严。用今天的话说,他断然拒绝了身外之物对自己人格的异化,他以全部生命为代价在追求生命的自由!在项羽的生命价值观中,我们看到了自己心中对超越功利、超越实用的人性美、人格美的梦想。
  《霸王歌行》及其改编依据小说《重瞳》都是以项羽自叙的方式结构而成的,这决定了其中表达的只是项羽的情感、看法、反思,当然这其实是创作者的情感、看法和反思。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对客观历史的研究和表述。
  项羽对“生命尊严”的坚守和对“人格自由”的追求,让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中国人深感自惭形秽,在物欲、利益、成功、权力面前,我们还能守住自己“生命尊严”、“人格自由”这道底线吗?
  《霸王歌行》如果能让我们从项羽精神层面的壮丽悲剧中获得深刻的快乐,就说明我们心里还存有对人的理想……

王晓鹰导演作品

楚汉之争,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一段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历史,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钜鹿之役、鸿门之宴、鸿沟协定、垓下之围、舞剑别姬、乌江自刎……文艺家们历来咏叹不绝。西楚霸王项羽,学术界、戏曲舞台或是民间,都记住了他的粗莽勇武、简单而缺少谋略。
  《霸王歌行》中的项羽却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他天真任性爽直磊落,他鄙视贪生怕死,鄙视阴谋诡计,他崇尚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崇尚祖父项燕那种坦荡悲壮的生命终结。
  他决意要杀刘邦并非是与他争夺地盘的需要,他从内心深处瞧不起这个市井无赖。可已经闪露寒光的青锋剑最终还是插回了剑鞘,只是由于那一刹那,亚父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如此,光明正大的较量变成了鼠窃狗偷的阴谋!一个一生追求坦荡的人如何能容忍阴谋?历史证明,这一插剑入鞘铸成了大错。而在历史的紧要关头,项羽把人格看得更重要。
  项羽理想中的生命状态是与自己深爱的女人一马双跨,逍遥于山水之间。虞姬说“这个世界不好,是因为总有人要用刀说话”。项羽记住了,因为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不用刀,用人格的魅力和高尚说话。这样,他们的相爱,他们的生死与共,便矢志不渝。
  楚歌阵阵,悲壮悠扬,仿佛自天而降。“汉兵已掠地”,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都听得京剧里虞姬唱“大王意气尽”,而真正的虞姬,对项羽,既不埋怨也不惋惜,她深深地理解他,平静如水,拔剑自刎。作为项羽的女人,她和项羽一样,不为其他,只要给自己一个交待。
  历史竟成了这样,项羽似乎明白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便是《霸王歌行》中的项羽,这便是《霸王歌行》中仰天长歌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