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目剧情 主创主演 创作背景 精彩解析

作为歌剧大师威尔第最为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阿依达》一直以跌宕起伏的动人情节、鲜明立体的人物塑造、充满激情的音乐旋律,受到世界各地歌剧爱好者的欢迎。著名舞美设计埃兹欧·弗里杰利奥及服装设计弗兰卡·斯夸尔恰皮诺在与大剧院合作《纳布科》之后再次加盟,为大剧院制作一部威尔第大作。

歌剧《阿依达》首演于1871年。剧情围绕着埃塞尔比亚公主阿依达和埃及英雄拉达梅斯的爱情展开。在爱情与卫国忠诚的抉择之时,剧中各个角色都处于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境地。整部作品充满着对比强烈的感情:阿依达对祖国的眷恋与对爱人的痴心,拉达梅斯对胜利的庆祝与“不义之举”的决定,还有埃及公主安奈瑞斯对拉达梅斯霸道的占有欲。整部剧血肉丰满,让人们为这段凄美的爱情黯然神伤。

威尔第为准确地表现整个故事的地域风貌与文化特色,曾多次去博物馆参观埃及文物并向埃及专家请教,将古代音乐素材融入在对歌剧表现生动又深刻的理解中。《阿依达》宏大的舞台布景使这部歌剧很适合在露天场地演出,第二幕的“凯旋进行曲”也因其震撼的场面和宏大的音乐成为了该剧的代表段落。另外拉达梅斯的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和阿依达的咏叹调“胜利归来”都是令人难忘的细腻之作。

显示更多
第一幕

埃及正遭埃塞俄比亚入侵,年轻将领拉达梅斯受命率军反击。埃及公主安奈瑞斯暗恋着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却爱着“女奴”阿依达。安奈瑞斯内心对埃塞俄比亚女奴阿依达充满了疑虑。埃及军队在拉达梅斯率领下庄严出征。

第二幕

拉达梅斯率埃及军队胜利归来,安奈瑞斯命阿依达随之出席凯旋庆典。阿依达之父、装成军官的埃塞俄比亚国王阿摩纳斯洛,也成了俘虏。国王决定把阿依达父女留作人质,并宣布将安奈瑞斯嫁给拉达梅斯。

第三幕

阿摩纳斯洛要女儿向拉达梅斯打探军机,阿依达只好答应。拉达梅斯不经意泄漏了军情,至此才得知阿摩纳斯洛的眞实身分。安奈瑞斯等人来到,拉达梅斯自首就擒。

第四幕

拉达梅斯拒绝安奈瑞斯为其求情,也不回答祭司们的提问,于是被判死罪。在幽暗的地牢里,拉达梅斯与前来和他一同赴死的阿依达重逢了 。地牢被封闭,这对恋人相拥而逝。

显示更多
  • 导演 弗朗切斯科·米凯利
    编舞/复排导演 阿蕾桑德拉·潘泽沃尔塔
    舞美设计 埃兹欧·弗里杰利奥
    服装设计 弗兰卡·斯夸尔恰皮诺
  • 灯光设计 韦尼乔·凯利
    投影设计 塞尔乔·梅塔里
    合唱指挥 阿提里奥·托马泽洛
  • 和慧 饰 阿依达
    孙秀苇 饰 阿依达
    卡洛·文特雷 饰 拉达梅斯
    莫华伦 饰 拉达梅斯
  • 丹妮埃拉·巴塞罗那 饰 安奈瑞斯
    杨光 饰 安奈瑞斯
    谢尔盖·穆尔扎耶夫 饰 阿摩纳斯洛
    张峰 饰 阿摩纳斯洛
  • 田浩江 饰 朗费斯
    乔治·朱塞皮尼 饰 朗费斯
    吴蔚 饰 埃及法老王
    黄译陞 饰 埃及法老王
  • 贾坤 饰 女祭司长(女高音)
    扣京 饰 信使
了解更多>

起始于埃及的塞德港,贯通埃及南北,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历史上一大工程。这条长约160公里的运河,让欧洲、印度洋与西太平洋间有了最短的水路。1869年,耗费15年的苏伊士运河竣工。埃及总督伊斯梅尔•帕夏为了庆祝这一壮举,在首都开罗,建造了一座豪华的歌剧院,并希望在庆典时能上演一部古埃及题材的作品。于是,开罗歌剧院经理人贝伊邀请威尔第来写这部歌剧,但威尔第却两次谢绝了这一请求。不过,当他收到了来自开罗歌剧院,一份长长的剧作提纲,让他对收到的这个讲述法老时代古埃及的爱情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和创作的积极性,开始音乐创作。而《阿依达》故事的来源,来自于卢浮宫一位主管埃及学的职员马利耶特。有的说法是,这是他从古代传说中看到的故事,也有的说法是,他是在孟菲斯圣殿祭坛下看到紧紧相拥的男女遗骸,研究出这个故事来。

显示更多
导演的话

《阿依达》是用文字以及音乐形式表达的寓言。这段爱情悲剧的作者朱塞佩·威尔第和安东尼奥·吉斯兰佐尼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故事的发生地——古老的埃及。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则童话也是关于埃及这个古老民族与梦幻国度的故事。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讲述了起源于非洲沙漠中心令人惊叹、技术高度发达的文明,这一文明也得益于人类的才能以及尼罗河的哺育。这是生与死的对抗,水与沙漠的对决。这部歌剧讲述的是伟大的埃及帝国,同时也是两位歌剧主角拉达梅斯和阿依达的故事。正如所有悲剧一样,故事的结尾令人感伤,感到不公平:年轻的埃塞俄比亚女奴和埃及首领被活埋在沙漠之中,手挽着手共同面对死亡。

但我们可以使这则故事赋有生命力,生与死的冲突,爱与恨的纠葛,沙漠与水的对抗:歌剧在富饶的尼罗河两岸展开,在这迷人而又近乎虚幻的风景中,妩媚的少女们在岸边拾舀着清泉,船舶安静地在落日的余晖中行驶……然而,商船和战船也在同一条河流中穿梭。

在这个故事中,仇恨似乎战胜了爱情,流沙吞噬了河水,荒漠向良田侵袭。在舞台上,沙漠逐渐将一切淹没:英雄们的生命以及整个埃及文明。

沙漠是死亡的源泉,也是保存之地。实际上,数千年之后,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的遗迹,它的美和创造力仍然令世人惊叹:甚至有研究者猜想古埃及人是被UFO带到地球,乘坐形似船型的飞船,又叫做神秘的金字塔。

正是从这些遗迹中阿依达的故事揭开了它的面纱:记录在羊皮纸上的古老文字讲述了一个被俘虏的公主被仇敌的首领深爱着,而首领也将因她犯下叛国罪。

埃及文化中最为著名的羊皮纸文字就是《亡灵书》,书写者是被死者深爱的人们,或者是那些记录死者一生以期待自己获得永生的人们。

威尔第和吉斯兰佐尼所创作的《阿依达》并不是《亡灵书》,正是得益于他们才使得也许根本不存在的人物获得永生。从1871年至今,两位主角的悲剧从埃及流传到世界各地,从意大利讲述到北京。

显示更多
东非大陆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战事又起,孟菲斯王宫大厅,埃及王手下战将拉达梅斯梦想自己被任命为将军,将恳请获得他所爱的阿依达作为得胜的犒赏。
埃及王任命拉达梅斯为讨伐埃塞俄比亚的将军,由公主安奈瑞斯授旗。这时,国王等人的带领下,众人激昂慷慨地唱起这首合唱。
对祖国的思念,对恋人的爱情。这首女高音咏叹调表现出阿依达极为纠结复杂的内心。
这是阿依达与安奈瑞斯公主的一段著名的二重唱。安奈瑞斯故作对阿依达祖国战败同情,并且试图从阿依达口中试探出阿依达对于拉达梅斯的爱情。
国王、祭司、军官、旗手们上场,唱起“光荣归于埃及和伊西斯,她是神圣土地的保卫者
在埃及小号雄壮乐声中,战士们列队进场时,奏响这段著名的进行曲。
尼罗河岸边,阿依达仰望着南方的天空,唱起怀念故乡的这首浪漫曲:“蔚蓝的天空啊,故乡的微风,我出生正是清静的黎明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舞美图
查看服装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服装图
查看舞美图
  • 2006

    斯卡拉歌剧院上演的《阿依达》,由弗兰科·泽菲里担纲总导演,女高音歌唱家乌玛娜(曾于2014年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乡村骑士》女主角)饰演阿依达。
  • 2011

    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开幕大戏《阿依达》,由音乐节的艺术总监、指挥大师祖宾·梅塔亲自担任执棒,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和慧饰演女主角阿依达。和慧大气恢弘的声音、纯熟的技巧,自然、真挚、忠实于人物的表演,成为这场演出一大亮点。
  • 2011

    英国皇家歌剧院《阿依达》,在音乐上有更大的突破。例如,乐队编制更加庞大,来自乌克兰的女高音表现得也十分出色。
  • 2012

    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阿依达》,由加里·霍尔沃森执导,Monastyrska饰演阿依达,是法比奥·路易斯顶替列文期间,以临时音乐总监的身份在大都会歌剧院指挥的首场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