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乐季将迎来乐团的15岁生日,一个脱离了青涩却仍拥有巨大可能的年龄。作为一支没有虚度时光的青壮年乐团,站在15年的节点,我们看到自己的蓬勃生长,体会到三生万物的可能性和必然规律。此时,我们既可以交出胸有成竹的答卷,也乐于接受从前不能完美胜任的挑战,可以沿着自己正在渐次积累的传统继续向前,也不忘接着探索新的方向。这个新的乐季便是这样有机展开的。
对一个人最好的纪念,是对其精神的自我内化。在吕嘉总监的带领下,我们以十分“布鲁克纳”的方式,完成了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缓慢,谦卑而虔诚……我们把对一部交响曲最极致的阅读、打磨、演奏、录音,重复了九遍,跨越了四年,收获了一个乐迷口中“吕布”的爱称,也让我们知道:这个时代不全是浮躁、喧哗、娱乐,单纯质朴的秉性、深沉专注的情感、坚定博大的情怀,依然有它们不可撼动的力量。在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纪念来临之际,这份布鲁克纳全集净场录音唱片终于将问世。
和吕嘉总监的新征途也始于脚下:我们纪念普契尼逝世百年的方式,是对他12部歌剧的全景式展示;莫扎特标题交响曲的唱片录制计划,由“巴黎”和“布拉格”两座美丽的城市开始;下一位我们准备慢慢研读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打开方式,则是他交响诗的最后一部,配器宏大、气势磅礴的《阿尔卑斯交响曲》;更期待的是,经过14年的歌剧制作积累,国家大剧院终于拉开了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序幕,吕嘉总监的《莱茵的黄金》将为新乐季奏响序曲。我们将在未来两年陆续上演后续三部,最终以四部连演的方式为《指环》画上句号。
上一个乐季,我们在“时代先河”版块中,浅浅讲述了第二维也纳乐派的来龙去脉。自然,另一个时代文化的核心阵地——巴黎似乎非说不可了。从这片曾经的启蒙孕育之地、大革命的先锋阵营、最风云激荡的精神汇聚场中,诞生了20世纪绘画、诗歌、音乐的全新面貌,在德奥音乐的滋养浸润和对抗博弈中,在与俄罗斯、阿拉伯、东方美学的交融碰撞中 ,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法式审美形成了。只是彼时,风格、流派、各种主义之间,再不是接续或递进的关系,而是并行和交叉,互为对立的同时又难逃彼此的影响。于是,创作在自然的探索和演进之外,又多了些许权力和“政治”,多了些许的“人为”。因此,20世纪以来的法国音乐不能简单概括,但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终身秘书长洛朗·佩蒂杰拉尔先生这位绝佳的讲述人,给了我们一个清晰且具有批判性的梳理。这个乐季能听到不少新鲜的法国声音,从德彪西、拉威尔到六人团,从梅西安、迪蒂耶到布列兹……观看法国当代音乐,给我们许多的启示和反思:对普通个体而言,我们是否有勇气质疑音乐史的书写?对创作者而言,当面对审美的强权时是否意识得到、并仍坚持自己的风格和选择?对中国的创作环境而言,我们是否能在传统、传承和中西彼此的交流与影响中,最终塑造出自己的独特语言?
肖斯塔科维奇的时代,写作的风格常常被赋予过多社会涵义,作曲家或主动的选择立场或被动的划归阵营,也常在观念斗争中被当作挡箭牌或武器。他们时而共鸣,时而交恶,写作的策略也不免审时而动。老肖逝世虽已50年,但他和同时期音乐家们的故事仍然鲜活,他们的作品,或许比以往更容易被听“懂”。为了展现老肖的不同面相,乐季在第五、第九两部交响曲代表作之外,系统安放了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是难得一见的协奏曲全集;在电影配乐《牛虻组曲》中,作曲家优美柔软的一面跃然纸上,或许是暂时放下世界对他的折磨,露出的浪漫真心;以及为纪念战争受害者而作的第八弦乐四重奏,承载了大量复杂而厚重的情感,被称为写给自己的安魂歌。
乐季中最具悬念的部分总是新作品的面世。国家大剧院和乐团委约的三部作品分别为:姚晨为沈洋和乐团量身定制的《秋怀》,赵季平创作的交响童话《花儿的故事》和黄若与马琳·阿尔索普联合五大洲乐团发起的环保主题之作《峰回路转》。首次与本城观众见面的制作则有:继《培尔·金特》之后,再度由焦元溥改编剧本、王耀庆一人分饰十余角的交响乐剧《罗密欧与茱丽叶》,作品上演最多的德国当代作曲家之一格拉纳特为致敬《英雄生涯》而作的《狂热》将迎来中国首演,还有“时代先河”系列中布列兹《无主之锤》等鲜少上演的法国当代音乐。新一期青年作曲家计划的入围作品也将陆续展演。
随着乐团演奏家队伍的逐渐壮大,我们终于决定,为“室内乐团”单独开辟一片土壤,于是有了“精致小交”系列的首次亮相。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演唱的布里顿《彩画集》、伊丽莎白比赛中技惊四座的朱凯源带来的维瓦尔第与皮亚佐拉的“八季”、包揽三大洲顶尖赛事冠军的古典吉他演奏家苏萌与弦乐队的销魂琴歌,以及柴可夫斯基、雷斯皮基的经典之作都是其中亮点。
而“无界室内乐”版块中则有张昊辰的《时间终结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门德尔松第一钢琴三重奏等经典曲目,小号演奏大师安德烈·朱弗莱迪改编并带领铜管声部共同献演的消夏音乐会,打击乐首席刘恒作品专场以及“时代先河”与“多面肖像”系列的主题曲目。
与我们一起酝酿了这些想法并终将亲自把它们实现的,是所有优秀的音乐家们。吕嘉总监及助理指挥赖嘉静以外,马库斯·史坦茨、汉努·林图、张国勇、孙一凡、佩蒂杰拉尔、张艺、梵志登、张洁敏、张弦、劳伦斯·福斯特、黄屹、郑明勋将在乐季中相继执棒,由郑明勋率领的欧洲巡演收官。是的,这个乐季我们将在香港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及易北河音乐厅等令人激动的场合献上首秀。
驻院艺术家张昊辰和焦点作曲家郭文景会以更多的频次在乐季中亮相。张昊辰的计划除了前面提及的室内乐,还有拉赫玛尼诺夫四部协奏曲加“帕格尼尼狂想曲”的马拉松音乐会,及李斯特第一和第二钢协的同场演奏,并将和我们一起踏上中国巡演。郭文景的焦点计划照例横跨两个乐季,第一年将听到作曲家选出的三部作品——竹笛协奏曲《野火》、筝与乐队《春望》和《中国民歌组曲》。而下一个乐季则是两部重磅新作的收获之时:歌剧《红高粱》及一部以中国新诗为主题的下半场交响作品。在更多的讲座和大师课中,还有张昊辰、郭文景及更多客席音乐家的近距离见面和交流。
乐季中的欢聚时刻是几个特殊的纪念场次:恰逢文艺座谈会讲话十周年,乐团携手唐俊乔、陆威、胡胜男、王宏伟及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北京爱乐合唱团,由张国勇执棒,以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的作品来展示国家文艺政策下丰厚创作成果的“薪火相传”音乐会;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张艺指挥携手顾劼亭、赵丽丽、段皑皑、杨婷婷等七位独奏、独唱家带来梅西安与陈其钢的作品对话;在普契尼的百年诞辰,吕嘉总监与夏侯金旭、周晓琳、顾文梦等八位歌唱家联合献上咏叹调之夜。还有众多值得细数的音乐中的重逢与初见:郎朗、宁峰、扬·沃格勒等多次合作的“老”艺术家,王致仁、陶康瑞、鞠小夫、陈亦柏、苏萌等初次在乐季中登台的青年新面孔。北京爱乐合唱团的加盟将首次为“新春华尔兹”音乐会增添童声的新鲜和美好。
希望在这个乐季中,通过音乐呈现世界的更多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