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炜 / 特邀画家

朱炜 / 特邀画家

1962年 出生于北京

1985年 参与中国85美术运动,策展并参展《八六最后画展》

1986年 学士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1992年 硕士毕业于日本国立大阪教育大学

2000年 于北京创办“数象互动”、“数象空间”

2011年 出版“细节”系列《大师笔触》

2020年 《郑州镜像艺术博物馆》首个朱炜个人艺术博物馆开馆

1986年以来以独立艺术家身份活跃于北京、日本、美国等地。现居住北京、西雅图。

从2019年起,朱炜先生首次作为特邀画家为我们的乐季慷慨作画,迄今已经连续四年。四年来,朱炜先生的画作已经融入我们的记忆和成长足迹,也极大拓展了人们对音乐和视觉艺术关系的认知。

这个新乐季里,朱炜选择用抽象画来表达自己对“家园”这个主题的感悟。这组名为“城市之春”的画作,共包括16幅木板油画。2022年春寒料峭时,朱炜和我曾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去踏青,他目睹了春芽萌生的绿心城市公园、无言流淌的京杭运河,看到了如火如荼的新剧院建设工地、旧貌换新颜的近代工业遗址。那次行程里,我们也聊到了北方初春不太和善慷慨的大自然,以及在此生活的人们闲庭信步般的坚守和抗争,还有由此而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无论快慢但一直坚定的改变和生长。事后,朱炜告诉我:那次行程对他来说更像一次简化版的田野考察,不到一天的短短行程后,他用好几天做了很多思考,尽管所谓的“考察”并不全面,但由此激发他思考的问题却很多,所以他觉得应该用一组抽象画表达他此行的印象。

或许因为是那次行程的同行者,我后来见到这组画的时候,居然顷刻感受到强烈共情,也旋即忆起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无论是画家还是音乐家,他们常能用独到的技法,把我们在某时某地的感受变成织体、色彩、旋律、节奏,里面隐藏着我们在彼时彼地好多难以言述却又异常清晰的印象,有可能关于人、物、自然,或者关于故事、情绪、过去、未来,也有可能是某种转瞬即逝、难以捕捉的温度、湿度、速度或者不着边际的想象乃至幻觉。这样的画作或乐作,常常像是神来之笔,成为世间奇异的存在:它们是绝对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异体,但我们有时又感觉它们就是我们身体、情感或记忆不可分割的组成,甚至觉得它们无比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记忆或内心深处。对我而言,朱炜这组画就有着同样的存在。

从这组“城市之春”里,我看到了北京春天斑斓的绿、夏天茂密而湿漉漉的国槐,看到了满地金黄的秋日街道、冬天雪后清脆的蓝和白,我似乎想起了夏日里鼎沸、燥热却温情的闹市夜景,也想起了老四合院里潮湿的朽木夹杂着饭香和烟火气的味道,还有深秋红叶落尽后孤单地怀抱着蜿蜒长城的远山……在我眼里,这都是北京特有的颜色和韵律,讲述着它的沧桑、豁达和坚强,并最终构成了这个被我们称之为家的城市。或许,当你面对这组画时,你看到的东西会不同、或者更多,你也可能会彻底否定我的感受。不过,不管你看到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能在那一刻想起回家的感觉,从而感到莫名的平静、轻松和愉快。可不是吗……对人类来说,诗与酒、歌与乐、书与画、山与水、以及广袤的艺术世界,不正是我们在“小家”之外更大、更敞亮、更永恒的家吗?

再次感谢朱炜,也希望这些画能启发我们的音乐家和所有观众:愿我们的音乐家时刻惦念自己将用音乐为大家建造共同精神家园的责任,也愿我们的观众总能从我们的音乐里找到闪亮的火花,并在其指引下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和家园!

任小珑

《城市之春》

朱炜|木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