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75载风华正茂,鸿图再启映辉煌。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袂推出“时代鸿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作品展”。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现当代中国时代命题的艺术诠释与深刻回应。
现代化建设,作为贯穿现当代中国的重要命题,以其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深刻重塑了新中国的面貌与气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家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积极地参与其中,他们紧扣时代脉搏,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一件件与时代命题紧密契合、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佳作。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的70余件(套)精品力作,以“筚路蓝缕”“天地新颜”“山河壮丽”“新质创想”四大主题板块为叙事线索,向观众徐徐展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在这些作品中,“筚路蓝缕”描绘了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聚力拼搏的生动场面,“天地新颜”表现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丰富景象,“山河壮丽”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的磅礴气势,“新质创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观照与想象。这些佳作不仅是对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深切回望,更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深情颂扬,它们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历史的轮廓,以丰富的色彩填充了时代的底色,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引领观众走向对未知的探索。
艺术之光耀未来,鸿图之志续华章。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作为紧密携手的战略合作伙伴,始终秉持着馆校合作的深厚理念,在共同承担美育这项社会责任的道路上联合推出了多场优质的视觉艺术大展。让我们在本次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中,沉浸于艺术与时代的交响,共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携手步入新时代的辉煌征程,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王宁
国家大剧院 院长
2024年12月
序 言
75载岁月,是中华精神与奋斗激荡而成的光辉时代;75载征程,是祖国荣耀与传承交织而成的壮美鸿图。
迎着新中国的曙光,中央美术学院于1950年4月正式成立。这所承载“以美育代宗教”理想、历经战争与革命洗礼的艺术学府,秉持着“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与情怀,开启了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壮丽篇章,担当起“为中国造型”的时代使命与历史重任。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始终屹立于时代潮头,传承“尽精微,致广大”的百年校训,以契合时代命题与民族审美的深刻文化自觉和独特艺术表达,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实践之中,创作出大量映现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与时代精神的传世佳作。
艺术是时代精神的承载者,更是文化理想的承托者,凝聚着美的创造与升华。本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袂策划,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典藏精品为载体,呈现一代代艺术家们勾勒新中国美术发展图景时的璀璨笔痕。他们将创作画室和教学课堂置于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为中国美术增添了讴歌劳动创作之美的时代篇章。他们关切人民生活情状和社会发展景象,为中国美术铺展了表现社会新貌之美的时代图景。他们行至广袤天地,触摸祖国山河的磅礴壮丽和丰富景象,为中国美术注入了表现自然蓬勃之美的时代气象。他们观照生产力的飞跃革新和科学技术的高速迭代,为引领学科前沿指明了艺术与科技融合之美的时代路径。
中央美术学院见证了新中国75年来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崇高使命。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征程上,央美人将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创造教育教学的新成果,铸就艺术作品的新经典,探索艺术研究的新领域,取得服务社会的新成就,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央美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中提出的殷切期望:“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擘画时代鸿图。
林茂
中央美术学院 院长
2024年12月
筚路蓝缕
The Great Endeavour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艺术家们深入水库、矿山、乡村、车间等建设一线,或写生采风,或集体创作,与劳动者并肩奋战。他们用画笔记录劳动的生动场面,讴歌人民的创造之力,以精湛笔触描绘现实场景,再现时代风貌,为时代造像。
王式廓 《十三陵水库工地之三》 60×120cm 布面油彩 195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戴泽 《在海洋上(渔船)》 74×93cm 布面油彩 1961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任梦璋 《摘苹果》 118x74cm 119x115.5cm 120x75.5cm 布面油彩 1957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曹达立 《归国路上》 111×267cm 布面油彩 1961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许仁龙 《红旗渠畔今胜昔》 182x127cm 纸本设色 年代未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天地新颜
A Country Reshaped
城市的焕新和发展,乡村的春日和秋收,城乡生活的万千气象,无不引起艺术家们关注的目光。他们的作品交织着时代精神与人文关怀,从青山绵延到街巷繁华,从自然之美到人情之暖,构建出一幅幅充满力量与温度的社会新象。
蒋兆和 《东风要和平》 120×72.5cm 纸本设色 195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陈开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99×200cm 绢本设色 1963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马常利 《春潮》 110X120cm 布面油彩 2012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苏高礼 《阳光(家乡组画之三)》 97×130.3cm 布面油彩 198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王沂东 《扫盲之二》 117×182cm 布面油彩 1982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山河壮丽
The Grandeur of Rivers and Mountains
新中国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山河焕新颜。艺术家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祖国的大江南北,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时代的昂扬气象。自然之美与建设成就相互映照,造就了歌颂祖国、讴歌时代的深刻意境。
徐悲鸿 《喜鹊》 119×38cm 纸本水墨 1935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吴作人 《骆驼》 104×62cm 纸本设色 1960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林风眠 《沿江村落》 37×41cm 纸本设色 年代未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李瑞年 《春》 100×76cm 布面油彩 1979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闻立鹏 《迎冬》 113.5×182cm 布面油彩 199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新质创想
A Glimpse into the Future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视角观照生产力质态的飞跃革新。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科技发展的奇思妙想。作品中既有对未来的畅想,也是时代发展的艺术化呈现,更激励人们以无限创造力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未来华章。
许彦博 《生命奏鸣曲》 77×80cm 木版单色 1980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周吉荣 《中国天眼--贵州平塘射电望眼 》 80×100cm 丝网套色 2019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薛堃 《钢铁图腾之一》 165×150cm 丝网套色 2012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唐晖 《时空一击》 244×360cm 布面油彩 1991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陈明强 《星的方向》 尺寸不一 陶瓷、月陨石、铁精粉、灯带 2022年 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