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观游览 > 艺术展览 > 往期展览
“百年辉煌 时代回响——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主题展
展览时间:2021/04/08-2021/05/07
展览地点:音乐丛林
  • 展览介绍
  • 展厅实景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春天,历史醇香与时代新韵共同绽放。从硝烟岁月到和平年代,磅礴的乐章响彻古今、从未停歇……交响乐在我国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蜕变。而中国作曲家们殚精竭虑创作的交响作品,更是发自心底最质朴、最赤诚的呼唤,是亿万华夏儿女心灵成长史最生动、最忠实的记录;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赤诚向往;是华夏神州大地黄钟大吕的时代强音。
在中国交响乐发展史上,不仅谱写出了《长征交响曲》《红旗颂》等大量优秀的传世经典,也涌现出《百年抒怀》《北京和声》等讴歌时代的全新力作。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大剧院以“百年辉煌 时代回响”为主题策划举办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汇集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支交响乐团、17位中国指挥家、30余位知名演奏家和演员,携50余首演出曲目,为中国交响乐舞台再添华彩。本次展览艺海撷英,遴选部分代表作品加以呈现,与广大艺术爱好者回望经典之作、聆听华彩乐章,共赏中国交响乐历经百年洗礼的辉煌成就与当今中国交响乐发展之蓬勃盛景。

岁月留声

交响乐起源于欧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植入中国的土壤。
1916年,萧友梅将《哀悼进行曲》(钢琴曲)改编成为管弦乐,开启了中国交响音乐的百年历史。回首百年,不难发现中国交响乐的蓬勃发展与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五四运动后,音乐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交响乐在艰难中成长。作曲家纷纷投身救亡运动,谱写着激昂的旋律。冼星海创作的《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贺绿汀创作的《晚会》《森吉德玛》等交响乐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被镌刻在乐章中。1949年,随着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的奏响,中国交响乐书写了历史新篇章。新中国诞生为交响乐的发展提供了史无前例的优越条件。丁善德的《新中国交响组曲》、王云阶的《江南组曲》等旨在庆祝胜利、歌唱新中国的交响乐作品脱颖而出。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中国交响乐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年轻的作曲家们纷纷登台亮相,老一辈作曲家也焕发了艺术青春,在音乐观念和创作技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音乐风格的民族化理解得更加深刻,交响乐作品如春苗般生机盎然,至今已结出了累累硕果。铭刻着中国印记的中国交响乐,现已汇入世界文化的大潮,在全球舞台璀璨闪耀。未来,中国音乐家一定能够对世界的交响音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萧友梅与《哀悼进行曲》


冼星海与《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


贺绿汀与《森吉德玛》

红旗颂

《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1965年创作并首演。乐曲以国歌音调为素材的引子开头,先由小号奏出,经圆号反复,由弦乐器在C大调上奏出歌颂红旗的豪迈主题,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雄伟气概。在展开的中间部分,节奏富于动力,颂歌主题转为豪壮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奋向前的步伐。再现部又回到C大调,木管笛在弦乐声部之上合奏主题,音乐走向高潮,充分展现了“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的伟大理想。




吕其明
 吕其明,1930年生,作曲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等。创作了大量交响乐作品及电影、电视剧音乐。代表作有《红旗颂》《孙中山》《使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

长征交响曲

《长征交响曲》为作曲家丁善德的代表作,完成于1961年,并于1962年首演,为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交响乐作品之一。原作共分五个乐章,概括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本次国家大剧院交响乐之春音乐会演出的是四乐章版,包含“踏上征途”“红军,各族人民的亲人”“翻雪山 过草地”与“胜利会师”四个章节,全景式地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在听众面前。 




丁善德(1911年-1995年)
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曾跟随黄自学习配器与作曲。1949年后,于上海音乐学院执教。代表作有《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曲》、交响诗《春》等。

百年抒怀

《百年抒怀》是由张朝、郝维亚、杨帆、姜莹四位作曲家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共同创作的大型交响音诗。音乐会分为“日出破晓”“记忆深处”“光荣岁月”和“百年征程”四个部分,抒发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砥砺前行、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中国交响乐团与指挥李心草
(点击图片查看: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 大型交响音诗《百年抒怀》中国交响乐团音乐会)
 
 管弦乐《日出破晓》                      
作品由两个乐章组成:一乐章《日出》,以雄壮的广板与生机勃勃的快板,表现黎明时分大地的燃烧。二乐章《破晓》,以宽广的慢板与热情的行板,表现对曙光的追求与对光明的赞颂。
  ——张朝/作曲
《记忆深处》——为琵琶与乐队而作  
作品力图表达百年道路上的艰难与曲折,充分发挥独奏乐器琵琶文武双全的表现力,在大型管弦乐队的呼应下,既有对这条道路上艰辛跋涉的描述,也有对于未来光明的憧憬和向往。
  ——郝维亚/作曲
《光荣岁月》——为女中音与乐队而作    
作品由两部分构成:“往事”和“随想”,将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前辈、对于时代的感悟融入其中,并以回望叙述的视角,着重表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那些留存于记忆中的或不曾遗忘的光荣岁月。
  ——杨帆/作曲
管弦乐《百年征程》
作品以叙述性的创作方式展开,英雄的主题动机素材贯穿始终,作品的高潮段落,描绘了今天当代中国正以巨人般的脚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
  ——姜莹/作曲
  
我的祖国 

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张千一/作曲)创作于2019年,全曲主题鲜明、气势磅礴、浪漫温馨、色彩斑斓。在以交响乐队为演奏主体的同时,穿插了钢琴、巴扬、女高音与乐队的协奏形式,并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和经典歌曲旋律。作品由七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光荣与梦想”,庄严的号角奏响神圣的“光荣”主题。第二乐章“东方诗韵”,用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展现正在崛起的中国。第三乐章“雪域抒怀”,悠扬自在的日喀则民歌,圣洁深情的阿里日土酒歌,诉说高原儿女对祖国的爱。第四乐章“春到边寨”,展现了云贵高原少数民族酣畅豪放的生命状态。第五乐章“丝路音画”,是风格独特的巴扬协奏曲。第六乐章“大地之歌”,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第七乐章“我的祖国”,以电影《上甘岭》经典歌曲《我的祖国》作为主题音乐材料,把演出推向高潮。 


深圳交响乐团及《我的祖国》作曲张千一
(点击图片查看: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 《灯塔》大型主题交响音乐会)

大潮之上
 

大道溯源、潮起钱塘,大潮之上、气吞河山。在浙江这方热土上,钱江潮日夜不息、滚滚东流,折射出古与今、人与地的炽热与光芒。从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到改革开放先行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到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奋力站立于时代潮头,充分展现了先行先试的锐气和贡献磅礴力量的气魄。《大潮之上》旨在打造厚重恢宏、波澜壮阔的音乐史诗画卷。乐团将用深具感染力、更具传播力的音乐礼赞,融合艺术意境、时代精神和现实语境,让党的故事、浙江故事深入人心,走进大众生活、凝聚奋进力量。
  ——奚其明 于阳 王丹红/作曲
 

《大潮之上》作曲:奚其明 于阳 王丹红

浙江交响乐团与指挥张艺
(点击图片查看: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 “大潮之上”张艺与浙江交响乐团音乐会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交响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刘思军/作曲)取材于曹星火的同名歌曲,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奋斗的光辉历程。全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快板和慢板来体现情绪的对比,描绘党从风雨飘摇中一路走来,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之后迎来了点点光亮;第二乐章用纯粹的快板描绘出党在经历了早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信仰如大浪淘沙一般留存下来,以点点星光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航程;第三乐章用萧萧易水寒般的音乐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虽久经磨难,却能打破坚冰,依旧初心不改;第四乐章则首次出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旋律,以丰富的交响乐语言烘托出整部作品的主题。全曲在大气磅礴的高潮中迎来结尾,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
  ——刘思军/作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作曲曹星火及同名交响曲作曲刘思军

北京交响乐团及指挥李飚
(点击图片查看: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伟大”李飚与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

北京和声 量子群

《北京和声》《量子群》为国家大剧院委约外国作曲家咏颂美丽中国的交响乐作品,充分展现了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融合创新及中国文化自信。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及指挥吕嘉
(点击图片查看: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 山河的诗篇Ⅰ 吕嘉、孙颖迪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

  谈《北京和声》
天坛的回音壁让我着迷,声音在建筑间变起了魔术,从建筑的一侧传到另一侧。在创作过程中,挥之不去的是北京皇家建筑的威严形象,回音壁便成为我的灵感来源,回声和混响便在《北京和声》中承担起重要角色。我设想一个现代交响乐团会如何在15世纪的天坛进行演奏,鉴于那古老结构中宽阔的演出空间,我想象声音会在石板路和建筑物间跳动从而产生响亮的回声,并随着声音的传播,逐渐营造出热情和凌人的气势。在我的作品中,音乐旋律和回声穿梭在空间之中,交响乐团的演奏声响也持续地游移在一个用声音建造的建筑当中。
  ——口述:迈克尔·戈登
谈《量子群》
《量子群》是以外国人的视角创作的一部用声音模拟汉字形体结构的作品,它展示了汉字的能量、姿态、形态和情感。几乎整部作品都是由一系列两小节的音乐片段构成,每个片段间又由一小节的休止隔开。音乐最初以一系列无序的姿态呈现(满怀希望的悦耳声),随后听者可以渐渐地听到片段化的呈现,作品也开始变得宏大。我希望在你们听到这部作品时能理解我的感受。                   
  ——口述:塞巴斯蒂安·柯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