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在贝多芬音乐中探寻“古典精神”

国家大剧院微信
古典“三连问”
Q:什么是“古典音乐”?
A:“古典音乐”可特指1770-1830年间创作的音乐。
Q:什么是音乐史里的“古典”?
A:那就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
Q:这三位巨匠的“古典”特质是?
A:均衡!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在那个优雅、精致、守礼的时代,音乐的动机、线条、调性、和声、节奏、分局、织体、音型法、力度,等等都追求最完美的均衡状态。
到了贝多芬那里,他更是将海顿、莫扎特的古典规则融会贯通,运用地淋漓尽致,相对于前二者而言,作曲家的个人情感在他的音乐当中也更强烈、更显著。

▲贝多芬(1770—1827)
即使在浪漫主义观念聚集力量、古典主义理想即将瓦解的面前,贝多芬始终坚守着古典主义的刚正严谨,努力传达他内心的“古典精神”,并最终“在他最优秀的作品中,使得人类自世界诞生以来从未这样接近完美。”

9月4日至5日,著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将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以“古典精神”为主题为观众呈现贝多芬音乐专场。音乐会将演绎《雅典的废墟》序曲、《第八交响曲》《第二交响曲》,透过作曲家这三部非“主流”的作品,拨开贝多芬桀骜不驯的外衣,在充满幽默、微笑、嬉闹的音符中找寻一位更真实、更富人性光辉的“乐圣”。

现场演出
如果你想来现场听本场音乐会,9月4日至5日19:30,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吧!

线上播出
9月5日(周六)19:15,本场演出还将在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等多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著名主持人孟盛楠将与吕嘉指挥亲切对谈,分享指挥家眼中的贝多芬,讲述贝多芬非同常人的音乐人生。

曲目介绍
《雅典的废墟》序曲,Op. 113
沉睡千年的雅典娜终于醒来,悲哀地看到奥斯曼帝国占领下的雅典城已是一片废墟。那么在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就是法文里的爱马仕,带领下同神圣罗马帝国佛朗茨二世到匈牙利的佩斯城重建辉煌吧。
这是一部创作于1811年,表达匈牙利人铁血丹心的歌唱剧,为庆贺布达佩斯位于多瑙河西岸佩斯城中新剧院落成而作。作为全剧导读的歌剧序曲,特别是贝多芬所创作的序曲,悲痛得引人深思,觉醒得淋漓尽致。其中代表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进行曲,成为整部作品中最出名的乐段。

F大调第八号交响曲,Op. 93
相较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贝多芬称这部创作于1812年之夏的第八交响曲为“我的F大调‘小’交响曲”。这是一首无慢乐章,且不会给人以沉重感的作品。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无引子,主题开门见山地在快速而有活力的3/4拍中展开,朝气蓬勃,被视作贝多芬有意为之的幽默。作曲家在此使用了独特布局,将全章的戏剧化高潮从发展部后移至再现部,并辅以重要尾声,第一及最后一小节首尾合一的古典主义手法则用以致敬海顿。
第二乐章:于F大调下属降B大调,贝多芬在此以管乐诙谐模拟节拍器的“滴答”律动,弦乐在其中轻快歌唱。有学者认为它意指约翰·马泽尔发明的早期节拍机,而另有学者指出,此物问世晚于该曲,贝多芬传记作者安东·辛德勒撰写的这一轶事并不可信,作曲家实则致意的是海顿的“时钟”交响曲。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此乐章为复古的小步舞曲及其常见的三部曲式,但又异于以往,以弱起营造出第二拍重音,呈现出新的古典风貌,圆号与单簧管在中段部分的独奏隽秀旖旎。
第四乐章:全曲中压轴乐章,奏鸣回旋曲式,从柔弱犹疑到奔轶绝尘,作曲家再度突破,于强弱力度间大幅变幻,以一个几经曲折、不寻常的宏大尾声告终。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Op. 36
1801-1802年,贝多芬于温泉小镇海利肯施塔特休养,并应利奇诺夫斯基王子卡尔·阿洛伊斯委托创作出《第二交响曲》,曲风清雅蓬勃。
第一乐章:明暗交错的引子之后,带着仪式感的雄健旋律从容呈现,跌宕起伏的力度变化,弦乐、管乐与整个乐队的更迭交替,令人热血澎湃的音型模进,在和声低音不断攀升中到达高潮。
第二乐章:于D大调之属调A大调之上,与第一乐章形成强烈反差,由弦乐最先奏出的一首简单悠扬的田园牧歌,偶有几处突兀的和弦重音,仿佛云朵下的斑驳阴影。
第三乐章:贝多芬自此开始以谐谑曲替代海顿交响曲模式中位于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来表达更具冲突、诙谐与活力的戏剧感。它构成了贝多芬作品中鲜明的个性语汇,频繁的弱起与碎片化旋律,令当时的维也纳观众瞠目结舌。
第四乐章:不拘一格的开场,好似作曲家对耳疾的睥睨,这彰显“贝多芬风格”的一章,仿若比之前更胜一筹的谐谑曲。难以束缚的能量,不羁的风骨,变幻莫测的声响,始料不及的幽默感,音乐在整个乐队的加持下喷薄而出,肆意驰骋。

曲目介绍文字:高洁
  内容:何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