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布商的“柴五”与众不同

北京青年报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王小京/摄

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王小京/摄

在灿若星河的德国古典音乐世界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支世界上最古老的市民交响乐团,历史上得到过包括门德尔松在内的诸多音乐巨匠的指点,亦是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舒伯特第九、舒曼第一、第二、第四交响曲的首演乐团,更因为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复排演出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而成为音乐史的见证者。
6月8日、9日两个晚上,这支传奇乐团在指挥大师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的带领下,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根植于欧洲交响乐沃土270多年的余音,久久萦绕于京城的夏夜。

本次演出曲目的重中之重,当属8日的布鲁克纳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篇幅十分宏大,演奏难度极高,在音乐会现场很难听到。北京的舞台上一次出现这部作品,还是2012年丹尼尔·哈丁指挥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时隔七年,尼尔森斯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不仅让这一恢弘作品再现于京城,而且其风格与上一次演出迥然不同。

第五交响曲在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中流行度并不高,但在作曲家作品体系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布鲁克纳逐步摆脱瓦格纳影响、确认自己独特音响体系的标志。该作品过往的演绎中,也出现了风格的差异化。从大的类别上看,以克伦佩勒、约胡姆等老一辈大师为代表的德奥传统指挥家,会将这部作品演绎得比较内在,突出作品的宗教色彩与神秘感,貌似气定神闲,却时刻抓人心魄;而以里卡多·夏伊、马塔契奇为代表的一类指挥家,则更加突出这部交响曲的幅度与气势,以很直接的手法展示音乐的冲击力。

尼尔森斯此次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演绎风格,相对而言偏向后者,音响非常华丽,质密的弦乐带来了丰富的层次感,管乐声部则作为音乐织体的基石与气势的来源。如果说七年前丹尼尔·哈丁在同一个舞台上的演绎胜在细节,那么本次尼尔森斯则提升了我们对这部作品力度与效果的认知。在指挥家的精心设计下,音乐在末乐章达到顶峰,赋格段落仿佛浩瀚星辰,听众在那一刻已化入音乐家营造的宇宙。虽然在超高难度的压力下铜管声部偶有失误,但细节的偏差并没有影响整部交响曲的完美诠释与激动人心。

9日的音乐会曲目则集中于俄罗斯作品,当天的重头是柴科夫斯基e小调第五交响曲。“柴五”是老柴六部交响曲中最为流行的一部,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这首交响曲成为各大乐团巡演的常备曲目。2019年在北京听“柴五”,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比较”,毕竟几个月之内北京听众已经听到了穆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和尼尔森斯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这三个国外名团带来的“柴五”。

三位大师前赴后继的演奏,展现了这部作品的多面性。第五交响曲是老柴六首交响曲中最具备德奥特质的一首,作品的结构清晰、思维缜密,情绪推进丝丝入扣。穆蒂的版本最接近德奥传统风格,沉稳大气、逻辑严密;莫斯特充满了维也纳式的从容与优雅;而尼尔森斯则更接近俄罗斯指挥学派的传统,幅度宽广、情绪激昂,高潮之处令人血脉贲张。在这个曲目上,尼尔森斯和乐团显得非常自信,多次自由速度和力度突变的配合堪称从容默契。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中,圆号也摆脱了前日在布鲁克纳作品中的尴尬,演奏深情款款,令人不禁垂泪。俄罗斯学派的指挥风格,加上德国乐团的精湛技术,使得这一版结合了正宗的演绎方式与极高的完成度,效果令人难忘。

不得不提的还有9日音乐会的加演曲目,门德尔松《吕伊·布拉斯》序曲,这首作品当年的首演,就是门德尔松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完成的。虽然只是一首几分钟长度的序曲,但乐团展现的熟练与技巧,令人不由得畅想门德尔松执掌乐团的辉煌时代。9日音乐会的另一首曲目是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当红小提琴家贝芭·丝凯德的演奏亦属上乘。

两天的音乐会上,指挥家尼尔森斯展现了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柴科夫斯基和门德尔松的作品。这四首作品国别不同、风格迥异,但尼尔森斯都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诠释,这也是指挥家能力的体现。作为一位拉脱维亚出生、圣彼得堡受训的音乐家,尼尔森斯正在逐步继承其恩师杨松斯的衣钵,走上一条全能型指挥大师的道路。对于尼尔森斯执棒的202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更加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