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听“火云邪神”演绎舒伯特

北京日报
  

阿凡纳西耶夫被中国乐迷们戏称为“火云邪神”——他有着一头和梁小龙版“火云邪神”相似度极高的长发,且二者同样享有显赫的江湖地位,一位凭西域昆仑派蛤蟆功独步天下,一位则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思想视角,成为了钢琴界独树一帜的“鬼才”。唯一不同的是,“唯快不破”是“火云邪神”的制胜秘籍,“慢条斯里”却是阿凡纳西耶夫推崇的不二法门。2015年,阿凡纳西耶夫在索尼唱片公司灌录了贝多芬三大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用时76分钟,成为这套曲目史上最长的录音;而他在德国汉诺威录制的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时长达52分19秒,舒伯特藏于曲中的那些幽微思绪在超乎想象的“慢”中浮出水面。
4月21日,阿凡纳西耶夫将赴国家大剧院上演自己的独奏音乐会,演奏舒伯特的《瞬想曲》、三首《钢琴曲》和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
    舒伯特的创作,一面继承古典主义传统,一面又以诗意盎然的音乐风格开启了浪漫主义时代。在那个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兴起的时期,作曲家们的创作爱好逐渐从体裁宏大的交响曲、奏鸣曲转至表达个人情绪的钢琴小品,舒伯特则是最早创作与发展“音乐瞬间”这一音乐小品体裁的作曲家之一。《瞬想曲》的六首小品玲珑精致,“天然去雕饰”的底色中闪耀着舒伯特的灵感之光。三首《钢琴曲》和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均为舒伯特的晚期作品,在三首《钢琴曲》中,早期作品中常见的世俗场景已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蕴含思想内涵的心灵独白,在惯有的抒情性之外,英雄性成为了另一个侧面,昭示着舒伯特的坚毅气概。这部作品也是阿凡纳西耶夫独奏音乐会中不可或缺的曲目之一。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被音乐评论家们赞誉为贝多芬之后最完美的奏鸣曲,也是舒伯特钢琴曲之冠,这部作品有诸多钢琴家留下的版本:肯普夫、布伦德尔、霍洛维兹、傅聪……阿凡纳西耶夫的演绎可谓另辟蹊径。他用慢速放大了乐曲的时间和结构,给舒伯特特有的停顿设计出更深长的留白,似乎是有意放慢脚步逡巡于音与音之间,在对乐音的细致观照中遁入冥想。这也许和他从老师吉列尔斯那里习来的“沉默”有关:“在谈话时,他经常陷入沉默。这给人印象很深刻……许多人谈到将沉默与音乐联系在一起就像老生常谈,但当你经历过这种沉默,那么很好,讨论沉默是音乐的根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学选择背后,是他于琴声中的自省和自我沉浸。
    2016年11月,阿凡纳西耶夫曾来中国为乐迷们带来了全场贝多芬,音乐会之后,大家对“火云邪神”带着强烈自我印记的演奏爱恨交织。有人将其奉为圭臬,有人对此嗤之以鼻;有人于其中见星辰大海,有人则无法忍受极致慢速带来的冗长。对此,阿凡纳西耶夫有自己的立场,“我在准备曲目的时候,首先是严格忠实于作曲家的原意,直到融会贯通,一旦走上舞台,就不再仅仅局限在这是用钢琴演奏、必须用强音来演奏等等狭义的层面,而是境由心生,把深刻领悟后的自我呈现给听众。”所以,聆听阿凡纳西耶夫的演奏与其说是在聆听作品,不如说是在聆听他于不同作品中悟得的百态境象,他的贝多芬如此,相信这次的舒伯特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