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建军节·国家大剧院原创红色歌剧致敬最可爱的人

《金沙江畔》《方志敏》共话红色记忆

国家大剧院
火红八月,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金沙江畔》《方志敏》即将于8月1日至4日、15日至18日分别开启盛大热演。8月1日建军节之际,一场围绕两部红色歌剧的对谈活动在国家大剧院西餐厅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刘平,与这两部歌剧的主创——导演廖向红、编剧冯柏铭,一同展开了一场深入的讨论,探讨红色经典题材的歌剧创作,共话革命英雄故事、红色文学经典与红色题材艺术作品的观众情缘。


主持人和三位嘉宾 王小京/摄
 
刘平教授首先从红军作家陈靖的小说《金沙江畔》出发,为大家讲解了小说故事发生期间的历史背景,并与廖向红、冯柏铭两位主创共同探讨了从搬上评剧舞台、到拍摄成为电影、继而制作成歌剧,《金沙江畔》为何能够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并焕发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方志敏不仅是一位坚贞不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诗人,他在狱中创作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名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歌剧《方志敏》的创作以其《可爱的中国》文本为剧本出发点,串联讲述了方志敏的革命生涯,嘉宾们共同解析了方志敏的文学作品,并深情回首这位伟大革命先烈坚韧、清贫、忠贞的一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刘平 王小京/摄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在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通过两部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歌剧《金沙江畔》和《方志敏》,来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与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坚贞不屈的品格。他们为党为人民为祖国为民族而奋斗终生的,不怕流血牺牲的那种高尚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写英雄人物的戏是应该的,但是如何把英雄的戏写好,把英雄塑造得生动、鲜明,让观众印象深刻?我们有《江姐》《洪湖水浪打浪》《刘三姐》这样的经典歌剧,几十年来传唱不止,影响了一代代人。主旋律的作品不应该是宣传品,而应该是个艺术品,首先得好看,人们才能喜爱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刘平


《金沙江畔》《方志敏》导演廖向红 王小京/摄
 
 “我觉得这个8月还是很有意义。因为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我们的《方志敏》是在2015年创作的,2015年是方志敏牺牲八十周年,我们用歌剧来缅怀这位革命英烈。我们在《金沙江畔》《方志敏》中,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尊重生活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做出歌剧的艺术魅力。
方志敏的英雄品质我们能在其他无数英烈身上看到,但是他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在被囚禁的8个月里他还在以笔作武器,写出了十几篇文章,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囚室的生存环境很恶劣,在那里他患了很重的病,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写出这样的传世名篇,在不可能送出去的情况下把文章送出去了,这本身就很具有传奇色彩,有很强的戏剧性。
创作之前,我们去了方志敏牺牲的地方采风,也去了他的烈士墓,看了他的展馆,更重要的是读了他的一本沉甸甸的作品《方志敏文集》,这本文集是最打动我们的。从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深爱自己的国家,把祖国当成母亲来爱。
编剧遵循的是人物心里的逻辑来创造《方志敏》这个作品。深入到方志敏内心,把他一生几个关键时刻的抉择写出来了。第一个抉择,他明知道生还的机会很小,还作为抗日先遣队去掩护红军长征主力;第二个抉择,他大义灭亲,杀掉了投靠白匪的叔叔;第三个抉择,他要为老百姓建一所列宁公园;第四个抉择,在他的妻子被捕入狱后,他决定不见妻子,不让敌人抓到他们的弱点。
我们在剧中设置了一个高墙的意象,两堵高墙就像方志敏意识的闸门,当两堵高墙打开的时候,他以往的一些重大经历场面就重现开来。他在剧中写《可爱的中国》的时候,我们就把墙完全打开,出现的是水墨画风格的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用他的文字写出来的《可爱的中国》。我们希望体现他现代的意识品格,有现代剧本结构的一个品格,而不仅仅从外部事件入手。
《金沙江畔》讲述了红军为什么能够取得长征胜利,体现了理想信念、牺牲精神、大智大勇、严明的纪律、民族政策等等。编剧是追寻着红军的一串足迹、一组人物、两个事件来发展的。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一方面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另有一方面还要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作斗争,非常艰难。此外还有一些同胞对红军的不理解,这里面的矛盾冲突是纠葛在一起的,有很强烈的戏剧性,很能吸引观众。
《金沙江畔》《方志敏》两部剧是不同的呈现风格,在金沙江畔里,我们用了代表西藏的“格桑花”这个意向来突出长征精神,在《方志敏》里,我们用了代表江西的“映山红”,并分别创作了《格桑花》《映山红里杜鹃鸣》两首沁人心脾的主题曲。”
——《金沙江畔》《方志敏》导演 廖向红
 

《金沙江畔》《方志敏》编剧冯柏铭 王小京/摄
 
 “《金沙江畔》完全是故事性的,用的是传统构剧的方式,类似《江姐》。这部小说的叙事是缓缓道来,而我们在舞台上就不能这么慢节奏了,要让剧情集中地发展,给情节设置悬念与冲突。小说里卓玛对金铭也产生了感情,卓玛最后牺牲了,我觉得不太合适,我就改成让红军金铭牺牲了,最后留下一个孩子金秀。
创作《方志敏》要先了解这个人物,方志敏不是个大老粗,他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经常去投稿,是个文学青年。所以我们在舞台也不能直呼口号,而是要体现出文学性。方志敏写的小说不像小说,他自己说是一篇小文。创作《方志敏》剧本,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可爱的中国》里的第一句:“这是一间囚室”,这句话用来做歌剧的的开篇很合适,交代了他所处的环境,已经被捕入狱了,接下来就是军法处长想要改造他,产生了一系列戏剧冲突。《可爱的中国》是整个戏的核心,我们围绕着他的著作来处理情节,与其他的剧不同,情节摆在了次要的位置,情绪摆在了主要的位置,闪回的方志敏的几段经历,都是作为一种情绪而出现的,我们在这部歌剧里,把情绪放大化处理。”
——《金沙江畔》《方志敏》编剧 冯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