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来自时空旅行者的独白

北京日报

4月4日,90后新生代钢琴家张浩天将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一场题为《时空旅行者》的钢琴音乐会。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是一位新人,其实,20多岁的年纪对于成为钢琴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张浩天幼时随家人移居加拿大,大学就读于美国曼尼斯音乐学院,研究生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异国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使他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他自己的音乐会介绍中,我们会读到引自作家毛姆的话“聪明的旅行者只在想象中旅行”,以及音乐家马勒的表述 “好的音乐应该包含一整个世界。”
    4月4日的这场“旅行”,分为上下半场,各由一首奏鸣曲开启。
    上半场,张浩天将用贝多芬和德彪西的两首标题同为“月光”,但风格迥异的作品开场。贝多芬的“月光”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名作,德彪西的“月光”则选自他根据法国诗人吉罗的叙事诗写作的《贝尔加马克组曲》,那时德彪西正在经历着创作风格的变化,印象主义的种子就此萌发;紧接着,这个用声响谱绘的宁静夜晚传来阵阵歌声——《云雀》,这首由格林卡创作的歌曲,被巴拉基列夫改编成钢琴作品,十分考验演奏者手指的歌唱能力;说到夜晚当然少不了肖邦的《夜曲》,这首《c小调夜曲》是上演率极高的作品,技巧艰深;上半场以李斯特极具表现力的《梅菲斯托圆舞曲》收尾,李斯特和肖邦是好朋友,但他崇拜在演奏中犹如魔鬼附身的“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在创作中探索音乐与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开拓着钢琴无限的表现能力,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都是他音乐创作的源泉。
    梅菲斯托的形象在下半场的b小调奏鸣曲中将继续出现,这时他的身边还多了另外的两个角色:浮士德和海伦——李斯特这首奏鸣曲打破奏鸣曲常规的分乐章写作手法,单乐章浑然天成,犹如徐徐展开的画卷。就演奏版本来说,短则三十分钟,如爱丽丝·莎良·奥特,长可达一小时,如伊沃·波格莱利奇。张浩天会选择怎样的解读方式,让人十分好奇。
    除了西方钢琴经典之外,储望华的《茉莉花》和张浩天本人创作的《突破极限》将是音乐会的点睛之笔。按照张浩天自己的表述:“茉莉花”的旋律在中国家喻户晓,被普契尼写进歌剧《图兰朵》,也是他对于家乡音乐最原生的记忆;《突破极限》则是他原创的一部钢琴作品,是无数灵感的瞬间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