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三部作品,一生悲欢

北京日报
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是19世纪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前者注重个人的情感抒发,后者诉求群体的精神表达。这两条创作道路看似矛盾,却最终于世纪之交在一个人的身上合流,这便是著名作曲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宽广的气息、绵长的旋律,他的音乐流淌着最纯正的俄罗斯血液,但同时,没有人会否认,他的音乐又充满了发源于自我内心的声音。
出生于贵族家庭的拉赫玛尼诺夫从小便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14岁便进入顶尖音乐学府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成为杰出钢琴教育家亚历山大·席洛蒂和作曲大师谢尔盖·塔尼耶夫的学生,不到20岁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在光环背后,拉赫玛尼诺夫却承受了许多不该在他这个年纪承受的痛苦:家道中落、姐姐早亡、爱情挫折……以钢琴作为专业的他还因从事创作而被人嘲笑。这些外人看不到的委屈积蓄在心中,他憋着一股劲儿,希望用作品证明自己的能力。
1897年3月28日,拉赫玛尼诺夫花费两年时间创作的《d小调第一交响曲》终于迎来了首演,地点是圣彼得堡,指挥是俄罗斯音乐天才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然而,舞台上呈现出的效果与他所期待的大相径庭,节奏、速度和色彩都十分糟糕,整首作品被处理得支离破碎。盛怒之下,在演出结束前,他就起身离开了音乐厅。事后,拉赫玛尼诺夫怒斥格拉祖诺夫:“他指挥的时候对音乐毫无感觉——似乎他什么都不明白!”但很快,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创作信心丧失。
长久的抑郁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心中的顽疾。虽然他依旧正常地练习和演奏钢琴,但作曲几乎完全停滞,精神状况也非常不好。在家人的推荐下,他向医生尼古拉·达尔求助。达尔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深谙作曲家的心理特征。通过催眠疗法和精神疗法,他最终帮助拉赫玛尼诺夫摆脱了阴影。1901年春,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广为人知的巨作《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同年秋天,他亲自担任独奏家首演了这首乐曲,赢得观众和评论界热情的赞誉。凭借这部作品,他成为继鲍罗丁、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著名作曲家之后又一位“格林卡大奖”获得者。由此,拉赫玛尼诺夫走出了低谷,迎来了一个多产而辉煌的黄金时期,创作于1909年,以极具挑战性的技术要求和表现力度而著称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便是这一阶段的扛鼎之作。
9月19日和21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联手两位国际一线音乐家为我们诠释这三部里程碑式作品。英国广播电台威尔士国立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皇家苏格兰国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托马斯·森诺高以对俄罗斯音乐的诠释而著称,善于通过眼睛和双手与演奏家保持有效的交流。出生于圣彼得堡的钢琴家阿列谢克·沃洛丁则继承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深厚传统,技术精湛,双手宽大有力,指尖下的每个音符都富有性格。他不仅在世界各大知名音乐厅举办独奏会,还同马林斯基剧院乐团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在上个音乐季担任了该团的驻团艺术家。巧合的是,和拉赫玛尼诺夫一样,他也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就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脚步,通过这三部作品见证拉赫玛尼诺夫人生的悲欢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