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荒芜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悉尼交响乐团

北京日报
在古典音乐领域,整个南半球几乎可以说是一片“荒芜大地”。但位于大洋洲的悉尼交响乐团是个例外,这支古典音乐的“一线天团”将于9月16日第五度莅临北京,亮相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悉尼交响乐团

澳洲从来不是古典音乐的核心地带,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也因其糟糕的内部音响效果长期饱受诟病,即使其贝壳造型的外观堪称经典,被奉为悉尼最重要的文化地标。悉尼交响乐团正是这座歌剧院的常驻乐团。乐团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前身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于1932年组建,于2014年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第一届澳中艺术类成就奖,表彰其对促进两国文化和艺术交流所做的开拓性贡献。


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美籍指挥家大卫·罗伯森

这次率领悉尼交响乐团造访北京的是其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美籍指挥家大卫·罗伯森。这位热衷于推广当代先锋派新音乐作品的指挥大师,是继伦纳德·伯恩斯坦、詹姆斯·莱文、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之后真正拥有国际声誉的美国指挥家之一。


日本籍女性小提琴家宓多里

此番随团前来的还有宓多里,这位日本籍女性小提琴家年少成名,身为“70后”的她已屹立古典乐坛超过30年,始终活跃在第一线。宓多里早年颇受伯恩斯坦、克劳迪奥·阿巴多、祖宾·梅塔等大师提携。她和伯恩斯坦之间还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逸事:1987年夏天,年仅16岁的宓多里在波士顿坦格伍德夏令营的一场户外音乐会上,与伯恩斯坦所执棒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伯恩斯坦本人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小夜曲》。担任小提琴独奏的宓多里,不知为何一连三次拉断了琴弦。临危不乱的宓多里通过与身旁的乐队首席、副首席迅速换琴,保证了演出未受任何影响,作品得以完整顺畅地演绎。《小夜曲》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后,指挥台上白发苍苍的伯恩斯坦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拥吻了这位少年老成、镇定自若的小姑娘。
9月16日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上将上演风格迥异的三首曲目:匈牙利作曲家里盖蒂的《罗马尼亚协奏曲》是当代先锋音乐的代表;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宓多里的成名作品,当年她曾与指挥大师阿巴多执棒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过这首作品;普罗柯菲耶夫《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则能够供悉尼交响乐团充分“炫技”——众所周知,“普五”如果演好了,是一首相当容易出现“爆场”效果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