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到大剧院看展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音乐周报
7月9日,由国家大剧院、陕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唯寄歌舞寓长安——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在北京落下帷幕,为期两个多月的展览展出了300多件古代乐舞文物。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中提及的“鎏金铜蚕”是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展品,吸引了许多为睹其风采而走进国家大剧院的关注者。很多追着“蚕宝宝”首次走进国家大剧院看展览的观众,观看东展厅乐舞展的同时,也被西展厅“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歌剧院二层的“歌剧盛宴——2017世界著名歌剧节巡礼”、五楼艺术馆展出的“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等精致展览牢牢吸住了目光。对于到大剧院看演出成为常态的老观众而言,演出前首先浏览欣赏大剧院位于各展厅或公共空间的精致展览,已是他们看演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唯寄歌舞寓长按——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 罗晓光/摄

舞台延伸 视觉拓展
“以表演艺术类展览为核心、辅之以视觉艺术类和文化遗产类展览,符合国家大剧院的品牌形象与艺术品位,形成差异化展览特色,为艺术普及、观众培育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大剧院展览的特色所在。”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介绍,从功能上来说,大剧院的展厅是舞台的延伸,使观众在“瞬间”的舞台演出之外,可以更深入了解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文化、建筑艺术、舞美艺术等综合类的知识,体验到立体化、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每年举办的展览数量平均在36个左右,其中大型展览数量达14个左右,分布于北水下长廊的东西展厅、艺术沙龙、五楼花瓣厅艺术馆等常规展厅以及歌剧院一二层环廊、戏剧场环廊等大小公共空间。和一般的博物馆和展览馆不同,大剧院很多展览主要围绕着舞台表演艺术进行策展,如歌剧艺术主题展、古琴艺术展、中国昆曲600年全景特展、清宫戏曲文物展等,这类展览在大剧院诸多展览中占了约70%左右的比重,构成了大剧院展览特色最鲜明的核心板块。视觉艺术类展览展出的绘画、雕塑或摄影作品,大剧院选取作品的角度也与一般美术馆不同。例如,由大剧院特别策划并推出的“捕捉瞬间——叶浅予、陈丹青表演艺术速写展”,选择的是两位知名画家关于舞台的速写作品,更侧重于“表演艺术”的主题。 
通过音乐文物或展品展示古今中外音乐文化是大剧院展览的一个重要特色内容。这次备受观众欢迎的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就是近年来大剧院所做的十多个音乐文物系列展之一。除了原本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蚕宝宝”精彩亮相外,还有来自26个文博机构的300余件乐舞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占到了42%的比例。将音乐文物单独抽出来做一个展览展出,即便在陕西当地博物馆也是几乎没有过的。西周青铜编钟、秦代错金银乐府钟、唐代彩绘陶羯鼓等,栩栩如生地还原了古代人充满热情的乐舞场景。之前“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特展”“壶天宣豫——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戏曲文物特展”“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西域回响——新疆古代舞乐文物展”等,都是通过展出音乐文物让到大剧院来的观众、游客对中华优秀音乐文化有所了解。譬如,“华夏遗韵”展览有中国古代十二平均律创立者、明代律学家、音乐家朱载堉的介绍版块,改变了以往大家认为十二平均律只是出于西方的刻板印象。曾经有一次,中央音乐学院师生计划赴河南博物院参观出土于范粹墓、珍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胡腾舞黄釉扁壶,期间正值该件文物在大剧院展出,学生不出北京即领略到了扁壶上绘制的“胡腾舞”生动形象。正如作曲家谭盾在大剧院观看了按照音乐特色编排的古代编钟展览后,感慨:“这是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

“展演讲”三位一体
大剧院展览延伸舞台艺术的同时,也借助舞台优势和便利条件,打造了“展演讲”结合的灵活展览方式,让展览“活”起来,颇受广大观众欢迎。在“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特展”期间,大剧院在戏剧场举办了两场原汁原味的音乐考古演出,古代的古笛、古琴经由艺术家演绎,在舞台上让观众听到了几千年前乐器的声音,看到了几千年前的舞蹈动作。这样的演出之后,他们再到展厅里观看展品,脑海中回响的乐声、回放的舞姿,就为这些静止的展品赋予了动感的想象。“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不仅展出了隋唐时期20多把珍贵的古琴,还在全国范围邀请了7位古琴演奏家在大剧院小剧场举办了古琴演奏会,提前一个月公布演出信息,票瞬间就卖完了。很多展览除了配套演出外,还会在展厅内专门设置丰富的试奏体验或相关主题讲座活动。
“让展览、演出、讲座三种形式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一直是国家大剧院在展览策划上的一大亮点,目的就是为了给观众打造‘三位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式的艺术体验模式。目前,大剧院通过展览而进行的展厅演出百余场、公共空间演出数十场、剧场演出数十场,与此同时,相关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展厅免费讲解也多达千余次。”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让观众“走进来”之外,大剧院也会进行一定数量“走出去”的巡展,譬如与贵州民族文化宫、北京民族文化宫共同举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是由大剧院发起制作,成型后先在大剧院展出,然后分别到6家外省市博物馆进行巡展。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举办的“为表演而设计——欧洲当代舞台美术设计展”,集中了欧洲12个国家的当代舞台美术设计精品,展览在北京成功举办后,还被邀请到了上海进行巡展。此外,大剧院还在探索着视觉、听觉上进行展览的多种尝试,比如这次陕西古代乐舞特展,就用“耳朵博物馆”做了线上有声展览,结合图片、有声解说、文字解说,让未能到现场观看展览的观众开辟了一个观展的窗口。

“剧院看展”成趋势
自2007年建院举办展览开始,观众从最初的“看演出顺便看展览”为主,发展为演出看展与买票专门看展“各占一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刘欲晓表示,这些年所做的两万多份调查问卷显示,观众对于大剧院展览满意度达到了88%。从2007年到现在,大剧院总共推出了316个展览,参观总人次达1180万人次,其中既包括晚上看演出同时看展览的,也包括白天单独看展览的观众。
作为大剧院日常运营的一部分,大剧院展览还会与品牌运营相结合,策划演出宣传、殿堂参观、艺术教育、艺术交流等活动。如针对艺术教育部的“高参小”项目,艺术品部便会为参与的小学量身定做一些特定展览,孩子们也是大剧院不少展览的第一批观众。参观、艺术交流、演出等渠道的推广是大剧院展览的重要观众来源,随着重要展览的宣传加大,观众群也在逐步扩大。这次陕西乐舞文物特展,一大部分观众是通过朋友介绍或别的渠道获知展览消息。部分未看到展览而心存遗憾的观众也希望以后针对这样优质的展览,大剧院能够给予更多、力度更大的宣传推广,让更多普通人能走进大剧院领略展览之美。刘欲晓表示,到博物馆看展览、到大剧院看演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到大剧院看展览”还处于意识逐渐养成的过程。近年来,专程来大剧院看展览的比例由最初占总参观人数的10%上升到了现在的40%,展览分量在逐渐加重,结合大剧院官网、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的推广,观众量是逐年递增的。在剧院看演出的同时可以看展览,这使得剧院兼具了博物馆的体验。既有舞台艺术的瞬间体验,也有静态展览的深度体验,还有购物、休闲等体验综合在一起,单一定位转换为综合艺术体验,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综合艺术中心的发展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人会觉得到大剧院看展览与看演出一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