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谈版权、做直播、编字幕,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服务观众5年多

他们在幕后,让音乐触手可及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韩轩)“好高大上的音乐会啊!刚才的镜头,吹双簧管的小哥好帅!”“给高清效果点赞。”
在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的直播页面上,弹幕铺天盖地,几乎盖住了屏幕上管弦乐团与合唱队员的脸。作为一场古典音乐会的直播,这样的场面并不多见,但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的工作人员对此司空见惯——这,只是古典音乐频道直播节目的一个缩影。
互联网时代,动动手指,轻点鼠标,郎朗、吕思清、戴玉强等艺术家的面孔就出现在屏幕上,美妙的音乐通过网络,传递到观众的耳朵里。可观众们不知道,在这屏幕背后,在网络的另一端,有一支专业的队伍,坚持把最优质的古典音乐资源制作、推送上网,而且,一坚持就是5年多。

版权
每一场演出直播都要谈判

2011年底,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www.ncpa-classic.com)上线,半年后,古典音乐频道客户端“大剧院·古典”上线,古典音乐搭上了互联网的班车。
5年多过去了,目前,古典音乐频道日均访问量保持在12.3万,APP下载量超过96万次。从上线开始,古典音乐频道就坚持每年推出自制的国内外音乐会、歌剧等演出56场,并坚持推出外购演出项目。2600多张唱片、近800场现场演出“躺”在APP中,时时被点播。无数没有机会走进剧院的人们,无数“永远在路上”的人们,只要把手机掏出口袋,就能与古典音乐结缘。
不过,想让古典音乐“触网”,可没有想象中简单。“国外演出团体对版权要求非常严格,不同的演出和曲目,版权可能属于演出公司、唱片公司或者艺术家本人,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工会也可能对演出或直播有要求。”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王路藜介绍,很多能在网络端亮相的演出都经过了他们的多轮谈判,才最终拿下。“有时,人家不给整场演出的直播版权,我们就谈几首曲子的版权;有的版权方还要求视频不能在网上永久播放,那我们就商量,可以上线多长时间,为的就是让更多乐迷听到。”
即便院团和艺术家之前答应直播,等到了现场,情况也可能有变化。“有时音乐家原本答应了,可到了北京,感觉身体状况不太好,就不愿意直播。”古典音乐频道运营负责人侍莹莹说,因为音乐家对自己的艺术表达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希望每场演出的表现完美,虽然不能直播有点遗憾,但对此,他们也表示非常理解。

直播
一场音乐会要分数百个镜头

有了好的演出,还需要通过网络直播出去,导播就成了录制的关键人物。“这工作真是太刺激了!”王莹在大剧院影视节目制作部担任导播多年,《阿依达》等歌剧和新年音乐会等重量级音乐会都由她操刀,说起每次直播,她的感觉都是:“就像领一个团队共同战斗。”
千万别以为音乐会直播就是把音乐会随便录下来直接挂网上,这是实打实的技术活。“不能在小提琴主奏的时候,把画面切到长笛上去吧?也不能在一句非常舒缓的乐句上频繁切镜头吧?”王莹说,直播音乐会不仅是传递音乐和画面,更重要的是,用镜头这双眼睛引导观众:下面该关注哪个乐器,音乐的情绪应该是什么样的。“就像用镜头语言做导读,画面的节奏和音乐的情绪一定要匹配。”
“音乐会现场什么都是稍纵即逝,现场反应根本来不及。”为了直播音乐会,王莹和她的导播助理、6位摄像、2位视频技术、3至4位录音师从来都是提前做功课。对着每一支曲子的总谱,他们会分析每一件乐器在什么时间发出什么声音,并据此画出直播需要的分镜头本。一场音乐会“分割”下来,通常都是数百个分镜头之多。
“下一句,长笛。”“2号摄像注意。”“切。”如果说,现场演出时音乐厅的气氛是安静的,那此时大剧院的直播间可谓相当热闹——音乐会直播几个小时,王莹和她的导播助理就要口干舌燥地说上几个小时,眼睛还盯着好几块显示屏,手上切换画面的动作也是“根本停不下来”。这场面,真的是“不止一个人在战斗”。
“我不敢说北京能做古典音乐直播的导播到底有多少,但真的非常有限。”王莹介绍,这项工作既跨界又专业,直播时必须“一次到位”,出了错都没有弥补的机会。“但我们的团队已经相当默契,给一个眼神,助理就知道我想干什么。”她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制作
一场歌剧要编700多条字幕

看过歌剧的观众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不懂意大利语、德语或者法语,歌剧演员一唱起来,你一定会自然地瞟向屏幕下方的中文字幕。而字幕的制作到播放,都是由大剧院的字幕操作员完成的。
每场歌剧演出,从拿到剧本开始,一个字幕操作员的工作也就开始了:先对着剧本和总谱,把中英文字幕一一对应;再把一部歌剧“拆分”成500多条甚至700多条的字幕;然后把每条字幕的进入点画到总谱的相应位置,演出时听着音乐、照着总谱工作……
直播对于字幕操作员来说也是一项挑战,要应对很多现场突发情况。大剧院的一位字幕操作员记得,在歌剧《爱之甘醇》演出时,到了第三幕男主角的咏叹调,指挥看歌唱家状态很好,就临场“加戏”,指挥着乐队,让歌唱家把这段咏叹调当场重唱了一遍。“这种情况演出前完全无法预料。”说时迟那时快,这边咏叹调的音乐重起,她也迅速做出反应,果断把字幕PPT的播放程序退出,“哗哗哗”,飞速往前倒了十几屏,恰好停在咏叹调开始那一句。“啪”的一声,她点击播放,与歌唱家的歌声完美同步。
如果是给已经录制好的歌剧加字幕,无需与演出同步,但她工作量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多了。“只有在演员的换气点上切入字幕,观众看起来才是最舒服的。”她说,平时她也常看网上一些业余爱好者做的歌剧视频,字幕切换的时机常常让她觉得“怪怪的”,“不是太快了,就是太慢了”。一切都没能逃出她的专业眼光。
每当这时,她都要一帧一帧地回看视频,在听到演员换气的瞬间,插入下一句的字幕。可这样一来,原本时长是两三个小时的歌剧,现在就需要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添加字幕。“修正后时间的差距可能在几秒甚至1秒之内,普通观众可能根本分辨不出来,但他们肯定能感觉更舒服、更自然。对我们来说,这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