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写意的方旭 新编的老舍

北京晚报
昨晚,由话剧导演方旭编导并亲自出演、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的“全男班”话剧《二马》在国家大剧院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轮演出。在当天下午的彩排结束后,记者在大剧院的后台采访到了方旭。据介绍,自2011年起,方旭已创排了包括《二马》在内的四部老舍作品。他这样形容自己对老舍有些“莫名”的执着和喜爱:“这就像有的人喜欢吃鱼香肉丝、有的人提起豆汁儿就两眼放光一样,是一辈子离不了的。我从小长在北京,从生下来就和姥姥住在四合院儿,对‘京味儿’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以行文间的“京味儿”闻名的老舍先生,自然而然成为了方旭在编排戏剧时首选的目标人物。


一个全新呈现的“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无疑将令老舍的“京味儿”在戏剧舞台上焕发别样的生机和光彩 甘源/摄

方旭在改编老舍的作品时并不循规蹈矩,相反,他的老舍话剧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实验与先锋气息。2011年,方旭将老舍的小人物史诗《我这一辈子》改编成了对演员要求极高的独角戏,在100分钟的表演中,方旭一人从晚清演到民国,从少不更事演到晚景凄凉,以独白的方式将一个旧时代小人物的浮沉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老李对爱的幻想》改编自《离婚》,两个演员“连说带比划”地呈现了原书中21个人物。
话剧《二马》创作于2016年,讲的是一对中国父子老马和小马远赴伦敦继承古玩铺子,因租住在英国温都太太家里而引发的一连串的悲喜故事。虽然剧中的人物男女皆有,但方旭却采取了“全男班”的形式来演绎。例如剧中的重头角色温都太太,就是由青年乾旦演员刘欣然饰演的。“全男班”并非噱头,这样的构思与方旭一直以来的“写意”爱好密切相关:“我不太喜欢写实,整个戏都是很‘虚’的。如果用女演员来演温都太太母女,还是在写实,那不如就做得干脆一点。”方旭说,“其实我也是第一次用‘全男班’。‘全男班’自带一种疏离感,观众会很自然地后退一步,不会把这个戏看得那么‘实’。我们没有在刻意地演女人,而是在演感受。”
写意的概念除了体现在演员的安排上,还贯穿于整部戏的每一处细节。例如在表现故事的背景城市伦敦时,方旭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提炼出了报纸、帽子、雨伞三个被赋予浓重英国特色的元素来粗犷勾勒一种大的氛围。方旭坦言这样的写意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戏曲:“中国的戏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而戏剧引进只有一百多年。有了这样的欣赏习惯,观众们其实很认可这部戏‘似是而非’的状态,他们能理解,也能看懂。传统戏曲有许多非常好的舞台表现手段,借鉴这些方式可以让戏剧更自由。你的表演可以折射其他人的表演,不需要他们在场,这就是戏曲的方式。” 在提供构思理念之余,戏曲在本剧中还有一次更为直接的表现。临近结尾处,老马与温都太太互剖心意的一段就是完全以京剧的形式来演绎的,不需只言片语,温都太太的羞怯和老马的欣喜便被表露无遗。“把戏曲和戏剧有机地融合好,我觉得这可以成为中国戏剧的一个特色。”方旭说。
老舍的作品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京味儿”。一部英国戏中的“京味儿”如何来体现,方旭对此则笑言:“靠我呀。”喝茶、遛狗、买帽子、晚餐、逛街、办聚会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在剧中都是以读报前后的交谈对话来体现的,仿佛老北京胡同里的闲聊寒暄,令人尤感亲切。贯穿始终的“京片子”和核心人物老马作为一个北京人面临中英文化差异时发出的种种感慨,都对老舍幽默诙谐的“京味儿”进行了原汁原味的重现。“我是老北京,四个主要演员中三个都是北京人。”这样的阵容往舞台上一站,京味儿自然就出来了。
在故事的主题上,方旭再次独辟蹊径:“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像老舍先生那个年代,会对英美国家感到好奇了,所以小说中文化差异的主题已经不太适用了,我们重新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就是族群之间的偏见和排斥,人的这种感情是永远都会存在的。”而这样一个全新呈现的“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无疑将令老舍的“京味儿”在戏剧舞台上焕发别样的生机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