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北京国际音乐节 打破常规玩转古典乐

即日起连续三周呈现30台高规格古典音乐会,汇集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乐团和艺术家

新京报

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孙楠/摄

(记者 陈然)以“传承之乐,新锐之音”为主题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从即日起的连续三周内,将邀请来自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捷克、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三十多个国家的乐团和艺术家,为观众带来30道高规格的“古典音乐大餐”。

  开幕音乐会上演“强强联合”

  作为京城两大艺术机构——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国家大剧院的首度强强联合,今晚的开幕音乐会也备受乐迷的期待。虽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音乐节舞台的一张“新面孔”,但此番执棒音乐会的吕嘉却是音乐节不折不扣的“老朋友”。早在2002年,时任瑞典诺克平交响乐团的旅欧指挥家吕嘉,就曾受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之邀,在音乐节登台。同岁的吕嘉和余隆,如今同属中国最优秀的指挥家之列。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们在德国留学深造时,曾结下深厚的同窗情谊。“那时候吕嘉比我们这些同学都要厉害,已经参加了国内众多比赛和乐队排练了”。余隆坦言,学生时代常与吕嘉交流对音乐的想法,“吕嘉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曲目涵盖两大古典音乐阵营

  今晚的开幕音乐会,曲目涵盖德奥与俄罗斯两大古典音乐阵营。观众将欣赏到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管弦乐与合唱作品《命运之歌》。这两部作品都鲜少被乐团上演。其中,创作于1871年的《命运之歌》,古典与浪漫两种风格相互碰撞,又和谐统一。作品中,古典风格传统和声被频繁使用,同时,在调性组织、旋律创作上,这部作品又打破了古典乐派的束缚,规整却不失自由。

  勃拉姆斯的另一个曲目《海顿主题变奏曲》的管弦乐版本,被视作作曲家艺术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标志着勃拉姆斯的管弦乐创作日趋成熟。如作品题目所述,它与另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海顿也有着关联。1870年,勃拉姆斯在朋友处读到了一部谐谑曲的总谱,相传这是海顿的遗作。勃拉姆斯对这部作品十分喜爱,历经三年积累,写出了这首变奏曲。

  《森林之歌》致敬肖斯塔科维奇

  今年是俄罗斯作曲大师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10周年,本场音乐会还将呈现作曲家1948创作的大型清唱剧《森林之歌》。作品以苏联在二战后著名的“造林运动”为背景,以现实主义的宏伟笔触和优美旋律,描绘了苏联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壮举。有着“苏联音乐第一人”之称的肖斯塔科维奇,在1949年发表了这部共产主义的清唱剧。作品的旋律扎实饱满,高潮振奋有力。作品由穆拉文斯基执棒,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演,一经问世就获得了苏联政府的好评。次年,肖斯塔科维奇还凭借此作,获得了“斯大林作曲奖”。

  古典乐也可以颠覆常规

  创新技术手段的加入,一改古典乐就要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刻板印象。原来,古典乐也可以有着无数张不同的面孔,既可以原汁原味,纯正传统,也可以颠覆常规,跨界融合。而在常规节目之外,音乐节也在艺术普及教育上持续发力,面向中小学校的学生带来四场免费的公益音乐会。此外,大师课、导赏、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普通观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走进音乐的渠道。

  古典音乐与现代生活并不遥远,这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之所以能成为‘节’的意义所在。音乐可以有更多想象空间,可以包围、融入、渗透进现代人的生活。

  ——余隆(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 其他精彩看点

  ●10月12日至14日,浸没式环境歌剧《唐·璜》将在三里屯红馆上演。这部由伦敦寂静歌剧团(Silent Opera)全新改编的莫扎特歌剧,音乐上采用数码音响现场的声效模拟与电子乐合成技术,表演上实现真人演员、虚拟演员、现场观众的交互。

  ●而3D歌剧《湮灭》,则是另一种科技与音乐结合的尝试。该剧使用创造性的舞台装置,现场模型和3D投影,制造出一个类似电影片场的空间。现场的女高音凯瑟琳·曼理将与影像里的男中音罗德瑞克·威廉姆斯“对唱”,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被模糊。该剧将在10月20日、21日登上三里屯橙色大厅的舞台。

  ●在本月15日、16日晚,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合作的本杰明·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将在保利剧院首演。北京国际音乐节此前曾将布里顿的《彼得·格赖姆斯》和《诺亚的洪水》介绍给中国观众。而这一次的《仲夏夜之梦》,被公认为20世纪的歌剧经典,此次演出也是该作品首度出现在中国舞台上。

  ●由舒伯特著名的声乐套曲《冬之旅》改编的多媒体声乐剧场作品《逐》,将音乐、舞台与影像结合,以舒伯特时代的忧伤与孤寂,慰藉如今繁忙的都市人。音乐节将80后歌唱家沈洋、新锐导演邹爽等人集结到一起,共同创作这部跨界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