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拟开辟第二剧场

陈平:坚持三高不向钱看

京华时报


  国家大剧院自制剧目《图兰朵》


  国家大剧院原创京剧《赤壁》


  伦敦爱乐曾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记者 许青红)2007年,陈平作为国家大剧院的首任院长上任,五年来,他一直甘于幕后,选择低调。此次走出幕后,面对媒体,他坦言是因为国家大剧院五年的成功运作,让他有了底气,希望让外界读懂大剧院。陈平说,五年来他始终坚持国家大剧院只做高雅艺术,不向钱看,这使国家大剧院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


  2011年12月20日,陈平在国家大剧院四周年院庆招待会上发言。

谈个人 在剧院五年忙碌充实

陈平坦言自己是一个音乐发烧友,“我从小学开始就喜欢音乐,有一个老师拉手风琴拉得特别好,我就天天听;上中学的时候我存钱买了个手风琴,音乐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左右我。现在,忙碌之余,我会看书,听音乐,音乐能给我很多有益的东西。一部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我听了上百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东西,原来没有注意的地方,再听就感觉到了。我一年看200多场节目,有人一听音乐会就困,我不但不困,听了还特别兴奋,兴奋到晚上还要吃有助睡眠的药才能睡着。” 

五年来,陈平没有哪个周六周日完整休息过,“我的生活几乎全都围着大剧院的事在运转,早上来,晚上11点回去,自得其乐。”他说,虽然在大剧院忙忙叨叨,但很充实,“我没走弯路,但也胆战心惊,责任太重了,因为这事以前没有人干过,全世界也没有这么大体量的剧院,怎么建立一个全新的运作机制,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但他一直很享受这个过程,“我们每天跟艺术家一块儿激情燃烧,很充实。” 

陈平表示,他最自豪的是国家大剧院五年来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我们迅速崛起。前几天强卡洛导演说,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剧院不谈论国家大剧院,因为我们的品牌树立起来了。自身不强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躲你远远的,没有人跟你拉手,现在全世界的表演团体都想来。来国家大剧院演出,成为一股新潮流。国家大剧院,成为欧美之后,国际演出市场的重要一极。”

谈压力 每天开门即花50万

作为有着21.75万平米建筑面积的世界最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共有4大剧场,5大排练厅,27个琴房,90个化妆间,90部电梯,11座变电站,4万盏灯,3631个门,近两千号员工。陈平称,国家大剧院每天一开门就要花掉50多万元,“一年光电费就是3000多万,我们接待过的世界上八九十个剧院院长看完后,全傻了,这么大的规模,花钱挺可怕的。” 

陈平说,国家财政每年会补助25%来维持大剧院的运转,“还有一部分赞助,其他就靠演出收入。要把这个经费缺口补起来,我们必须组织节目、生产剧目,何况还要搞艺术普及教育,压力非常大。”

谈定位 坚持“三高”不求前卫

对国家大剧院的定位,陈平说他一直特别明晰,就是做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专注于高雅艺术领域,坚持高品位、高水准的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艺术展示。为了这个目标,陈平对入场的节目和院团设置了很多门槛,“任何一个好的艺术机构都是有标准、有门槛的,不是想来就来,得跟它的功能、定位、品牌形象联系在一起。我们追求经典,不追求前位,我们注重精品,不注重试验。” 

陈平透露,高品位、高水准、高雅艺术是进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硬指标,“不是三高的不能进,试验性的不能进,娱乐项目更不能进。假弹、假唱、假奏‘三假’不能进,‘鬼团’不能进,五年来在大剧院演出的几百个团,没有一个是‘鬼团’。我们有严格的节目审查制度。” 

同时,陈平特别强调国家大剧院的公益性职能,“每年我们要花两三千万,来做公益项目,每年有一千多场艺术教育演出。”陈平坦言,五年来,国家大剧院也面临着很多诱惑,“比如有的选美比赛、颁奖礼想在大剧院搞,愿意给大把大把的钱。有一个音乐剧想在大剧院演,说只要能进大剧院就有补贴,我都忍痛舍弃了,国家大剧院高雅艺术的定位不能改变。”他也知道做娱乐挣钱,“没钱是不行,但我们不是唯票房论,最终目的是把艺术推出来,让全世界都认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所以我们不能媚俗,要打造品牌,决不唯利是图,不向钱看。” 

陈平说,“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守住高雅艺术这片天”特别不容易,但大剧院会坚持下去。“剧院各有各的诉求,我们只做音乐、舞蹈、歌剧、戏剧、戏曲,歌剧可以说是舞台艺术品种里最难的,但这是大剧院的责任。”

谈发展 拟开辟第二剧场

随着国家大剧院的高速发展,陈平笑言现在是感觉大剧院越来越“小”了,“剧场不够用,排练厅也不够用,老为排场地‘打架’。”他说,现在国家大剧院有两大规划,一是在通州建立一个舞美基地,“把排练都放在那儿,减少剧场装台排练的时间,提高剧场使用率。另外,北京还有不少闲置的演出场所,设备也不错,我们想开辟国家大剧院第二剧场,租场演出,现在国家大剧院产能正旺,很多剧目都没地儿演了。” 

陈平说,国家大剧院现在具备了几个方面的竞争力,“一是高质量的节目,这是我们最关注、最小心呵护的;第二个是艺术家的整合能力,五年来近四万名国际艺术家登台献演;第三个是运营模式;四是我们的建筑。”他称,现在没有人再说国家大剧院盖得不好了,“外国艺术家参观后,十个有八个说不可思议。光熟悉大剧院的设施,就得三个月到半年。”

谈输出 打造新京剧到全球巡演

成立五年来,国家大剧院除了生产、展示优秀剧目,同时还努力将自己制作的优秀产品推介给境外观众,在文化输出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今年的五次“走出去”,陈平感触很深,尤其是今年国家大剧院出品的京剧《赤壁》欧洲巡演,盛况空前。“在维也纳演出京剧《赤壁》时,是在德语区最著名的戏剧院,剧院很古老,没有空调,观众坐得满满的,特别热,一老太太热晕了,被抬了出去,服务人员在外面给她降温,醒过来了,中场以后她又进来看了。演出前,我们找了一个当地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类似中国的濮存昕,来介绍这出戏。他这样介绍,于魁智,就是中国的多明戈;李胜素,就是中国的卡拉斯,这样一转化,观众一下就懂了,兴奋地鼓掌。谢幕时,大幕开合六次,观众就是不走,欧洲观众的高素质给我上了一课。”他认为,真正有艺术质量的演出在国外有市场,“运作方式很重要,还有就是得带你最经典的艺术出去。” 

陈平认为,现在很多“文化走出去”项目还是国家大包大揽,“从租场子、请观众,所有的费用都是咱们自己出。但别人来我们这里,除了付他们演出费,还得给小费,还管住宿,这让我很不平衡。” 

国家大剧院在努力打破这个怪圈,陈平说:“我们基本没有自己出钱,去韩国首尔演出,韩国国立歌剧院每场给八九万美元的演出费,这在中国算是天价了。大剧院管弦乐团这次去悉尼歌剧院演出,有商会的赞助。与日本新国立剧院联合制作的《阿依达》,双方条件互换完全平等。”他认为,这还不算是真正的市场化行为,“我们还没有进入国外文化的终端市场,还属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大剧院也在探索。”陈平透露,明年大剧院还有走出去的计划,包括全新打造一部京剧,在全世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