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独家专访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打造人民心目中的艺术殿堂

北京娱乐信报



陈平院长在剧院运营管理研讨会上发言

  若是问首都最重要的文化风向标所在,作为国家表演艺术最高殿堂的国家大剧院则当之无愧。花开花落,从2007年开幕至今,不到九年时间,国家大剧院从世界剧院的一名“新兵”迅速发展壮大,并屹立于世界级艺术殿堂之林,实现了西方老牌剧院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日前,信报记者独家专访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面对面听他讲述了创造这个奇迹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尽情分享了大剧院成功之后的喜悦与收获。

  每项任务 都是硬骨头

  信报(以下简称信):2007年,长安街边上的国家大剧院还是一个工地,人们无从想象未来的她是个什么样子。那个时候,面对着这个未知的圆形建筑,刚上任的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压力?

  陈平(以下简称陈):2007年3月,我刚到大剧院的时候,可以说面临了很多压力,包括功能定位、组织演出、扭转负面舆论、安全保障等方方面面,而且当时工程还没竣工,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年底之前必须开业,就剩八个月时间,压力可想而知。

  总结下来,开业之初我们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七大方面:一是面临驾驭管理全世界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系统最复杂的剧院硬件设施的压力;二是面临建筑耗能高、运维成本大的压力;三是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位,面临组织大体量、高品位、常态化演出的压力;四是面临经营管理队伍从零组建的压力;五是面临扭转负面评价、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压力;六是面临确保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的压力;七是面临推进工程建设如期竣工的压力。

  今天来说这些压力谈笑自如,但当时来说确实倍感压力巨大,可以说是如履薄冰,每一项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能否战胜压力,攻克难关,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担当,更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和努力。

  成功离不开各方支持

  信:短短不到9年时间,您和您的团队将当初一个饱受争议的剧院打造成今天具有全世界现代化程度最高以及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这个奇迹是如何实现的?

  陈:国家大剧院的成功,可以说是国家改革发展成功的缩影,是国家文化发展繁荣的缩影。她的成功与党中央的关怀、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与艺术家、观众等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分不开。

  同时,建院之初我们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准确的功能定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前些日子,我在剧院做培训,把2007年3月29日给中央和市委领导汇报的方案拿出来,让大家震惊的是当时汇报的核心内容与现在的发展定位几乎都一样,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和“五大发展愿景”就是那时候提出来的,还包括我们的机构定位——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艺术生产定位——高品位、高水准、高雅艺术的“三高”定位,业态定位——不做剧场要做剧院,做表演艺术中心,不为小众为大众等等,从现在剧院发展态势来看,都非常准确。从这点上讲,我们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当然,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大剧院这么大的一个艺术航母,开足了马力跑了近九年,可以说总体上没有走弯路。

  此外,我们成功探索创建了一套符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科学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成功实现了艺术和市场的统一、公益性与商业性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个模式让全世界都羡慕,不到九年的时间,我们制作了68部剧目,其中从2008年《图兰朵》至今仅歌剧就生产了50部。一年演出16部歌剧,其中新制作8部,复排8部,正如许多艺术家所说,“如此大体量的歌剧生产恐怕只有国家大剧院才可以做到”。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国际化、专业化、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涉及了118个专业,几乎涵盖了艺术管理的各个门类。比如,我们面向全球招聘组建的管弦乐团、合唱团,为剧院的剧目制作提供了国际化、专业化人才保障。这些年轻团员们精湛的艺术水准收获了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广泛赞誉。

  再比如我们从事艺术管理的年轻员工,他们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让所有来剧院的艺术家们都竖起大拇指。我相信,这批年轻人经过八年多的洗礼和历练,将来一定是我们国家大剧院管理方面的主力军。

为何众多国际大师以在大剧院演出为荣?  
敬畏艺术才能赢得信任  


著名歌唱家多明戈在大剧院版歌剧《纳布科》中的精彩表演,给京城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著名指挥家郑明勋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为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完美收官。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传唱令人心碎的美人挽歌。

  “一个剧院能够长久拥有和保持高的艺术品质,是这个剧院像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是她取得成功的根本性关键。然而如何能做到这点,却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包括艺术本身和对艺术的管理和经营,为艺术的发展和高品质的呈现所创造的一切。”

  陈平院长认为,国家大剧院向来尊重艺术、敬畏艺术,一切工作就是为了让艺术家按照艺术规律,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创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满足观众的艺术需求。艺术家是剧院的宝贵财富,观众是剧院的衣食父母,那大剧院的工作人员是什么呢?用陈平院长的话说,是仆人,是剧院的管家。

  硬件软件 两方面缺一不可

  信:国家大剧院的品牌效应无疑是极度成功的,过去我们通过各种关系把国际大腕儿请进来,如今能够来中国的国家大剧院演出已经成为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一种荣耀。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您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什么才是剧院成功的标志?

  陈:我觉得,一个剧院的成功标志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它的建筑,这是硬件。现在看来,人们已经熟悉国家大剧院是一座非常舒适、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艺术建筑,浸透着设计者、建设者们的极大心血。另一个是软件方面——这座剧院的艺术生产是否活跃?它的艺术水准是否能够保持高水准?这座剧院是不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文化标志?能否被这个城市的人们所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艺术殿堂?这座剧院是否是艺术家聚集和向往的地方?是否拥有一套科学的运营管理模式?是否拥有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8年过去了,现在来看,所有这一切,可以说国家大剧院都做到了。

  同时,国家大剧院非常注重品牌传播,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系。所以我们设立了70多人的品牌推广中心负责品牌推广与传播,这在全世界各大综合性剧院或表演艺术中心中也是唯一的。品牌战略带来的凝聚力、号召力,使得世界上一流的艺术家纷纷汇聚到国家大剧院。正如汉堡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诺伊梅尔所说:“到国家大剧院演出,已经成为国际表演艺术领域的新潮流”。

  运作模式 让艺术家专心创作

  信:当初大剧院刚成立之时,很多人心里都在画问号,这个剧院未来能演什么戏,能请来什么级别的艺术家?而今,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能够来国家大剧院演出已成为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一种荣耀。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您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陈:一直以来,我们严格按艺术规律办事,坚持国际化视野、专业化水平,与国际接轨的运作模式赢得了中外艺术家的信任。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敬畏、对艺术家的尊重,把艺术家当作大剧院的宝贵财富,努力为艺术家创造一个不受票房困扰、心无旁骛搞创作的环境和展示才华的舞台。此外,我们坚持“诚信、双赢、持久”的经营原则,与艺术家相识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不止一次地跟剧院员工说,国家大剧院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什么?是仆人,是剧院的管家。每次演出精彩谢幕时,虽然鲜花和掌声都献给了艺术家们,但是同时我相信,这份荣誉也同样种在了大剧院人的心里,这也正是这个职业最伟大的地方。

  核心价值 “人民性”是工作归宿

  信:“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就是国家大剧院的宗旨,而“人民性”始终位居三性之首。在您心中,“人民性”三个字是怎样的分量?

  陈:我们强调人民性,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工作的宗旨。我们强调艺术性,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工作的本质,我们不是为了挣钱为了数字为了政绩,我们是为了艺术。我们强调国际性,是因为我们找到了这个剧院在中国乃至世界大格局中的定位。所以我们提出了“作为国家表演中心的大剧院要代表中国在世界上打联赛”的理念。

  在国家大剧院的运营宗旨中,“人民性”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管是剧院的经营和艺术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民。我们在艺术生产上,注重“为谁制作给谁看”,在演出策划上强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精神食粮,在艺术普及推广上秉承“艺术改变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一方面努力推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具的精品力作,一方面着力提升观众的高雅艺术素养、培养文化消费习惯,通过古典音乐频道、高清歌剧电影等渠道和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高雅艺术体验,同时还努力降低票价,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

大剧院是如何做到“每天都有创新”的?  
创新是源泉 传承是责任  


国家大剧院历时三年打造,由郭文景作曲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致敬中国文学经典。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世界经典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王府井》展现百年金街王府井的兴衰沉浮,共铸北京人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大剧院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NCPA是中国的第一座国家大剧院,在此之前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成熟的范式可以依循。8年来,大剧院“从零开始”,走出的是一条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他们取得的所有成绩,无不是努力创新的结果。

  创新已成为固有意识

  信:创新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强音,文化创新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鼓励扶持。大剧院在创新方面有什么具体做法与经验?

  陈:多年来,我一直在对大剧院人强调两个意识,一个是“国家意识”,另一个就是“创新意识”,创新一直都是大剧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大剧院每天都有创新,创新源源不断,创新已经成为大剧院人的固有意识,也成为国家大剧院的一种文化。

  宏观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式的创新,大剧院探索了一套独特的NCPA模式,即以节目演出、剧目制作、艺术普及为核心业务,以传播交流、市场营销、品牌塑造为重要手段,以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和高技术保障为强力支撑。这种模式既有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接轨,既符合艺术规律又顺应市场需求。

  二是理念的创新,大剧院确立的一整套核心价值理念,比如“三性”宗旨、五大发展愿景、六大核心价值理念等等,这让我们八年来基本没走弯路。

  三是发展战略的创新,八年来我们始终坚守的“品牌战略”、“全球化战略”、“人才战略”成为不断开创剧院工作新局面的坚实保障。

  四是管理的创新,前段时间,我们把开幕以来的全院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大小工作制度269项,这些都是剧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从具体的艺术实践层面来说。在产品设计上,大剧院创造性地将剧院的各项业务分为核心艺术产品和艺术衍生产品两个板块,形成了12大类的98种产品分类体系。在演出经营组织上,我们策划推出的 “歌剧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七月漫步经典”、“八月合唱节”、“国际戏剧季”等一系列品牌艺术节,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都是创新不断。

  在艺术创作与生产方面,我们摸索出了由八大核心板块组成的剧目制作体系、“三步走战略”以及国际化的“替代战略”,历经八年多运转,打造出“NCPA制作”这一金字招牌。在艺术传播与推广上,“古典音乐频道”、“乐行北京”、大剧院微信、微博公众号等,都是我们不断摸索出来的新方法。

  在艺术普及上,我们建立了153所“歌剧兴趣培养基地”,开展“春华秋实”、“大学生圆梦计划”等活动;同时录制20余部高清歌剧电影,丰富了普及形式。

  坚持用艺术反哺大众

  信:国家大剧院在艺术普及推广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请您具体谈谈这方面的工作?

  陈:在艺术普及方面,大剧院从建院之初就推出“滴灌工程”,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也不断创新着普及形式,扩大着艺术普及的受益群体。从普及的活动形式上,我们有每周在剧院举办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经典艺术讲堂”、“周末音乐会”等活动,有“春华秋实”展演,有五月音乐节走出去,高雅艺术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惠及大众。

  从普及传播推广渠道上,我们建立了国家大剧院会员CRM系统,在互联网平台打造“古典音乐频道”、官方微博、微信,编辑出版《国家大剧院》杂志,“乐行北京”在北京10条地铁线路上播放古典音乐,近两年我们又开始录制高清歌剧电影等等。在普及人群上注重广泛性,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在全市建立了153所歌剧基地校,承办了2所音乐附小,实施“大学生圆梦计划”,形成了艺术普及链条;同时,我们借助数码科技录制的20余部高清歌剧电影也将与更多的观众见面。

  八年多来,我们一棵苗一棵苗地栽培,一个人一个人地滋养,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艺术普及的受益者,黏合在剧院周围的观众数量从最初的几千人,拓展到现在百万级规模。可以说,我们坚持用艺术反哺大众,“积点滴之力、树百年大计”,这一初衷从未改变。

  始终葆有文化自觉

  信: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方面大剧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各种民族经典艺术样式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国家大剧院一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这是我们作为国字头艺术殿堂始终葆有的文化自觉。八年多来,走上大剧院舞台的中华戏曲优秀剧种有几十余种,可谓百花齐放,充分体现着大剧院的“国家”和“民族”属性。而大剧院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也有一大批自制剧目是从源远流长的传统历史文化中撷取题材、汲取养分的,比如歌剧《赵氏孤儿》、《西施》、《冰山上的来客》,京剧《天下归心》、《丝路长城》、话剧《王府井》、《样式雷》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特别是在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我们更在中国民族歌剧探索方面进一步加力,希望通过有益的实践突破民族歌剧在编剧、作曲等创作方面的一些瓶颈。目前大剧院正在创排中的歌剧《长征》将于7月1日迎来首演,之后还会推出歌剧《兰花花》、《成吉思汗》等一系列作品。

如何让普通百姓走进高雅艺术殿堂?  
让市民把文化当“日子”过  


校尉胡同小学的学生参演国家大剧院版歌剧《阿依达》。


精彩纷呈的开放式“微演出”。

  “一个人要保持永远的热情和激情,充实地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你可能这辈子没干什么大事儿,但是回过头看看自己没有虚度,就觉得这辈子过得特值!”这是陈平院长发自肺腑说的一句话。八年多,陈平院长和他的艺术团队尽心尽力,充实和踏实地工作着,无论是艺术生产还是艺术普及,他们尽量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国家。当然,他们最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艺术普及的受益者,希望每一个人都和他们一起分享丰硕的艺术成果。

  管好这剧院实在太不易

  信:从基层文化干部,到文化馆馆长、文化局长,再到主管文化的副区长,您也曾是一位文化工作者;在来大剧院之前是东城区的父母官,曾策划并主持了王府井商业街改造、东方广场、皇城根遗址公园等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管理一座国家殿堂级的剧院,您驾轻就熟的管理艺术应当也源自之前工作经验的积累?

  陈:我从1978年到东城区文化馆当文艺干部,再到文化局,后来又在区政府、区委工作,多年文化工作经历和党委政府工作经验,确实为驾驭大剧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后读工商管理硕士的过程中又学到了品牌市场营销等课程。可以这么说,我之前的所有经历和积累好像就是为了来国家大剧院工作而准备的。不过相比起之前的那些经验,大剧院的管理工作更专业,体量大、系统复杂、运营难度高,能让这样一个巨大的机器高效运转起来实在是太不易了。除了以上的七大压力之外,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压力,那就是没有先例可借鉴,没有成功范本可参照,所以仅仅靠以前工作经验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虚心向国际先进剧院和艺术机构学习。管理好这样一座殿堂级剧院,关键因素之一是要具备现代化管理的意识,把国际剧院的先进模式、个人的丰富经验与大剧院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要迅速组建一支有理想、有热情,具备高专业技能的年轻运营团队,在市委领导下,完成中央交付的重任。

  用潜移默化滋养观众

  信:多年来,大剧院始终奉行“艺术改变生活”的理念,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陈:对观众的培养既是我们坚持“人民性”宗旨和“艺术改变生活”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解决演出市场供需矛盾、连通演出产品与观众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这也是剧院艺术功能的体现,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培养人们的艺术修养。“艺术改变生活”绝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口号,而是要将它深深地植入到观众心中,我们一手拉着艺术家一手拉着观众,一边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边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剧院、艺术家、观众三者一起联手去践行。正如人们常说,一个城市的市民,如果把文化当“日子”过,而不是当“节”过,那这个城市就可以称之为文化之都。国家大剧院这些年潜移默化的“滴灌”,正是让市民的“日子”不断受到艺术的滋养,让更多人了解大剧院、走进大剧院、享用大剧院。剧院是谁的?剧院不只是政府创建的艺术机构,剧院还是大众的,所以我认为让人民享受艺术、让艺术改变生活,这正是国家建设大剧院的初衷。

  看观众进场是种享受

  信:大剧院作为高雅艺术的殿堂,让许多市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这方面,有没有令您印象深刻的时刻?

  陈:令我印象深刻的时刻有这么几个:一个就是每天看到那么多观众安安静静地坐在剧场里,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演出。外国艺术家们来大剧院演出,最令他们惊叹的就是中国观众的素质。

  我们的观众是那么热情、那么真实,而且有那么多黑头发(年轻人)!我们到欧洲看音乐会,观众席一片一片的白头发(老年人)。这令外国艺术家赞叹和羡慕,他们看到了中国艺术的希望,看到了中国发展的未来。

  第二个我印象最深刻的时刻,就是每天开演前的一小时,站在大剧院橄榄厅看到北门入场口那涌动的人潮,观众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一个个面带幸福的微笑走进剧院。他们在公共空间或看演出、或观展览、或品咖啡、或穿梭于艺术品一条街,与“阿依达大船”合影留念,无论是天真的孩子还是白发的老者,每个人都乐在其中,流连忘返……这俨然就是一幅国家大剧院的“清明上河图”,感受到剧院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我就深刻感受到自己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工作的价值。

  我认为,这就是建设国家大剧院的意义所在,是国家文化发展繁荣对人民的回馈,是国家承诺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兑现;这就是当代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生态,是中国文化崛起、国富民强最生动的写照,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给人民的一种福利;这就是北京宜居城市最好的标志,也是我本人最幸福的时刻。当看到这座剧院正在不断滋养人们的心智,涵养着这座城市时,我觉得自己和大剧院的所有同事们,特别是大剧院的年轻人,为这份事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特想把成功分享出去

  信:八年多来,大剧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掌门人,您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陈:分享!大剧院成功了,我们特别希望让全国的观众、全国的剧院、全国的院团都来分享大剧院成功的果实。“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希望全国的同行们能够分享借鉴大剧院的成功经验,共享大剧院这个国际交流平台,使剧院这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世界来说,中国国家大剧院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品牌了,在国际表演艺术领域成为领袖级成员和领导性品牌应该说是可以实现的!这几年,我接触了全世界几百个剧院(交响乐团、芭蕾舞团)的院长(团长),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随着大剧院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许多国际艺术家、艺术机构从一开始对我们趾高气扬,到今天与我们平等对话,甚至成为很好的朋友。如今,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在把世界上顶级的艺术家和剧目请进来的同时,也将把中国最好的作品和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团队推向国际舞台,这是我们的梦想!

大剧院未来核心发展规划是什么?  
5年后“院藏剧”达百余部  


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预计将于2017年6月竣工。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14年北美巡演—首站芝加哥反响热烈。

  未来,国家大剧院将继续发挥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作用,引领中国艺术生产创作潮流,并且将对世界舞台艺术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在采访中,大剧院院长陈平向信报记者独家透露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大剧院人将继续齐心协力在未来的岁月中把NCPA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剧场将发展成7到8个

  信:陈院长,请您介绍一下,国家大剧院未来5年发展最核心的规划是什么?

  陈:国家大剧院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成熟期,未来五年,我们希望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核心的规划有七项:

  一是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打造精品,努力探索高峰之作,同时进一步提升艺术生产能力。从剧目储备来看,到2021年,我们预计创作生产院藏剧目将达到110部,其中歌剧将达到80余部。到那时,大剧院每年上演的自制剧目预计能达到30部左右,其中上演自制歌剧20部左右,努力创作中国民族歌剧。另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剧目生产体系,不仅拥有自己的管弦乐团、合唱团,还将组建话剧团和舞蹈团,为剧目创作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二是剧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剧院目前有包括北京喜剧院在内的5个剧场,未来随着通州舞美基地的建成及与其他剧院的合作,预计我们将发展到7到8个剧场,拥有规模更大的NCPA剧场群,使得演出的容量大幅提升。

  三是通州台湖舞美基地将建设落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其应有的四大功能,即:国家大剧院新剧目制作排演中心,国家大剧院舞美设计制作中心,舞美布景、服装、道具的存储中心,通州台湖新演艺中心。舞美基地的建成将有效疏解大剧院艺术生产的排演压力,成为大剧院舞美制作的主战场。同时还将以“一拖N”的模式开展联合制作,推动中国舞美制作行业发展,为首都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中直院团服务、也为全国艺术家及观众服务。通州台湖舞美基地也将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设施服务能力,丰富城市副中心市民的文化生活。

  四是艺术普及工作会越做越扎实,覆盖的观众群体越来越大;国家大剧院会员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也将越来越科学。

  五是艺术衍生品将不断增加,特别是高清歌剧电影的拍摄制作将稳步推进,每年将拍摄歌剧电影5部左右,五年后大剧院拍摄的歌剧电影预计会达到40部左右。

  六是大剧院人才队伍会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已有的118个专业将继续拓展,朝着更加高精尖的领域发展,很多年轻干部将成为中坚力量,也可能会对外输出,对剧院行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七是大剧院的领导性品牌效应更加凸显,自媒体格局会更加趋于成熟,不断扩大NCPA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搭建中外艺术交流的巨大平台。

  总的来说,大剧院未来五年将继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们希望这个品牌会越擦越亮,持续释放正能量。

  带着中国符号走进西方

  信:国家力推文化“走出去,引进来”,请介绍一下你们过去几年来在这方面的成绩或经验,未来还有什么具体计划?

  陈:“引进来”与“走出去”一直是国家大剧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涵。

  八年多,共计600余家中外艺术团体、22万艺术家在大剧院登台,邀请来的大多都是知名的艺术院团、优秀的艺术家和经典的艺术作品。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在带着“中国制作”自信地“走出去”,代表中国到世界文化舞台去“打联赛”。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17个国家和地区的巡演经历。

  以2014年北美巡演和2015年意大利巡演为例:2014年管弦乐团在北美7大城市巡演,选择落地的均是肯尼迪艺术中心、林肯艺术中心等主流艺术中心;2015年,我们带着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题材原创歌剧《骆驼祥子》走进歌剧的故乡意大利,演出获得当地观众和媒体的广泛赞誉。

  未来五年大剧院的“走出去”计划主要有两方面,一是2017年大剧院管弦乐团将再次走进美国、加拿大展开一轮高端艺术巡演,将前往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芝加哥交响中心、费城基默尔中心、纽约卡耐基音乐厅、蒙特利尔交响大厅等西方音乐重镇的主流音乐厅。

  此番巡演将再次被纳入这些主流音乐厅的演出季当中,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商业化运作。

  届时,我们将邀请中国钢琴家郎朗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并已向中国作曲家陈其钢、赵季平委约创作。我们希望携手中国艺术家,带着中国符号、中国元素的作品,走进西方艺术重镇。二是大剧院还将大力推动中国歌剧“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急需突破人才体制瓶颈

  信:目前,国家大剧院的发展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或困境是什么?此外,在文化领域,您认为北京还有什么未被关注、值得开发的资源?针对这些资源,国家大剧院有什么具体打算与行动?

  陈: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问题。大剧院这艘航母以高速一路向前,但是越往前跑,越要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就越需要更多人才的支撑。今后,大剧院一是需要突破人才体制的瓶颈,二是要完善薪酬机制改革,继续加大力度建设高素质、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文脉深厚,资源丰厚。没有一座城市拥有北京这么浓厚的文化氛围,聚集了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家和院团,这么多的博物馆、图书馆。同时,它也有着一大群高素质的观众。大剧院就应该在这些资源里寻找“切入点”,寻找“发展契机”,切实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服好务。

  信:请您透露一下2017年国家大剧院的重点工作内容。

  陈:2017年是大剧院开幕十周年,“十年磨一剑”,十年辉煌,十年成就,我们除了精心策划一系列精彩的演出及活动外,更将认真总结十年发展的经验与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蓝图,坚持开放与共享,与观众分享,与艺术家分享,与同行们分享,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抓精品创作,抓精品呈现,抓精品质量的提升,继续把NCPA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