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项目人笔记

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大师之境

国家大剧院
这是一篇国家大剧院项目人张斯尧的音乐笔记。

还记得多年前室友偶然递给我一张音乐会现场录音唱片,曲目为布索尼改编巴赫那首著名的《d小调恰空》。果敢、坚毅,充满勇气又十分冷静且凌厉的演奏风格,让人从第一个音一口气听到最后掌声响起来——那真是发自内心的喝彩,不仅为他的弹奏,也为布索尼与巴赫非凡的艺术创作,于是赶快翻开唱片的封面一探究竟。嗯,和刚刚音乐中的画风一样,照片中是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身着浅色夹克,淡定地走在街道上。这定格的画面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唯一不同的是他那双眼睛,敏锐的洞悉着这个平凡的世界。从此记住了他——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Mikhail Pletnev)。


 从接触到他的第一首作品,到他用现代钢琴录制的C·P·E·巴赫的键盘乐奏鸣曲,以及他作为钢琴家或者指挥家录制的各种各样的协奏曲……可以说无论是内敛的、还是激情的,亦或是他2015年、2016年、2018年3次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中所呈现的“穿过岁月的宁静”,于我而言,作为一个“听音乐”的人,一直不断的热衷于积累着大师带来的不同版本。这么看起来,我们其实已经“认识”很久了。


 由于普莱特涅夫很少接受采访,加上冷峻的舞台风格,人们很容易把他对应成一位个性得有些孤傲的艺术家。而事实上,普莱特涅夫在除了演出之外的生活中是个幽默、随和、谦逊的人,只是他确实有自己固有的坚持。
比如他会在拒绝乐迷合影的同时给他们讲道理:“合影?哦不不不,人们一到巴黎就纷纷跑去埃菲尔铁塔前合影,你觉得我像个不会说话不会动的大家伙么。”之后还不忘找补一句:“旅行的意义在于感受。”就这样,不知不觉,在场的所有人跟大师上了一课。
再比如让他给年轻钢琴家一些建议时他会说:“我的手很小,手指条件对于成为钢琴家来讲,真是不讨巧。来让我看看你,哎,你的就很不错,他的也很好。”于是大家纷纷表态大师您太谦虚了,我们的手或许看着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弹得实在不好云云。
△此次音乐会中,普莱特涅夫并未担任指挥,而是通过钢琴演奏与乐团的完美配合,展现自己与“亲兵”在超过20年的合作中积累的高度默契。


 谈到自己3月15日这次为什么不像一些人演奏协奏曲时那样,边弹边指挥:“无论是指挥还是弹琴,我都只是尽力而为。弹琴的时候是直觉,我不能想太多的事情。”但岂止是“尽力而为”。
排练时乐团刚刚演完第一乐章开始的全奏部分,大师摇摇头,没有接着弹乐谱的钢琴部分而是专门叫住指挥,自己在钢琴上把刚刚几小节的和声进行示范了一遍,乐团毕恭毕敬照办。第二乐章,也遭遇了类似的返工。可当弦乐声部将拨弦段落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慢速奏出时,你会相信那或许就是柴可夫斯基晚年内心的律动。这样的感受,那么的熟悉。
所以恐怕那些听到第一句就开始觉得不自在的朋友们今后要且慢“拍案而起”了。实际上,自音像录制技术诞生之日起,作为音乐爱好者的我们就有机会对心仪钢琴家的整个职业生涯做一次浓缩的聆听。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幻觉”影响反而觉得听到的现场“不真实”。


 毫无疑问,普莱特涅夫是那种纯粹的艺术家——抛出成熟的作品,却不做解释,比如这一次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观众也自然会通过后续的关注和学习了解到,原来自己“耳熟能详”的宏大旋律,在柴科夫斯基最初的版本中,竟是另一种意境。在普莱特涅夫自己看来这没什么稀奇,因为他既不是第一个这么弹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位,但这样的演奏注定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