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中外音乐家雕塑廊特别音乐会

在国家大剧院南水下廊道举行

国家大剧院

著名古琴演奏家杨青为现场观众演奏《高山流水》片段高尚/摄

2017年12月24日, 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中外音乐家雕塑廊特别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南水下廊道举行。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副院长李志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小龙,参与创作的雕塑家、理论家们,以及来自丰台区北京十二中初中、二中、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十八中附小的百余位中小学生参加了本次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在音乐会上发言高尚/摄

这是一次精心组织策划的艺术普及教育特别音乐会,由著名主持人刘芳菲主持,邀请古琴名家杨青、男高音歌唱家金郑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结合中外音乐家雕塑,演出这些音乐名人的代表作品选段,并由于丹和刘小龙教授为现场观众讲解音乐家们的故事。


于丹教授将“伯牙碎琴遇知音”的故事娓娓道来高尚/摄

在波光粼粼的暖阳下,动人的乐曲回荡在国家大剧院南水下廊道。“伯牙”雕塑旁,著名古琴演奏家杨青为现场观众演奏《高山流水》片段,于丹教授将“伯牙碎琴遇知音”的故事娓娓道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为观众献上了《送别》《卖报歌》及《保卫黄河》选段,熟悉的旋律引起了现场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伴奏下,刘小龙教授向观众介绍西方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威尔第、肖邦、施特劳斯及贝多芬的音乐生涯;男高音歌唱家金郑健带来了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咏叹调《女人善变》;最后,音乐会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优美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男高音歌唱家金郑健带来了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咏叹调《女人善变》高尚/摄

 作为国家最高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文化艺术的传播与普及,在向广大观众提供大体量、高水准、高雅艺术演出的同时,也致力于收藏和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更好地打造大众心目中的艺术殿堂,营造具有剧院特色的艺术空间,早在2013年底,国家大剧院构思策划了“中外音乐家雕塑创作项目”。
历时四年,剧院工作人员从数百位中外音乐家中遴选出伯牙、嵇康、李叔同、聂耳、冼星海、贝多芬、施特劳斯、肖邦、威尔第、柴科夫斯基10位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名家,作品全部以委约创作的形式为剧院量身打造,几经专家论证,前后数易其稿。这些作品均是音乐家艺术生活的写照:或聚焦于他们的创作状态,或表现他们的演出瞬间,或以意象手法表达其精神内涵,或以写实手法专注其肖像塑造……与西方艺术世界中大众普遍熟知的音乐家形象不同,大剧院音乐家创作更加偏重于“中国雕塑家眼中的音乐家”,更加强调国人对音乐、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体现出雕塑家高超技法背后的深厚学养,更充分诠释了文化自信。


音乐会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优美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高尚/摄

 2017年1月,“雕塑家眼中的音乐家——国家大剧院南水下廊道音乐家雕塑创作纪实”展览在艺术沙龙举办,展览获得了观众与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11月,全部雕塑作品铸造完成并陈列于南水下廊道。雕塑与水下廊道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漫步“国家大剧院中外音乐家雕塑廊”,观众可以感受到音乐在耳边流淌,旋律不再抽象而无形;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们将他们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感悟徐徐道来,艺术的传承与普及在此铺陈;雕塑家们则展示出他们眼中音乐家的气质与神韵,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在此交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