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老舍经典名作《二马》亮相国家大剧院

方旭领衔“全男班”演绎纯正京味英伦范儿

国家大剧院

话剧《二马》首度亮相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舞台 甘源/摄

4月7日晚,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根据老舍同名经典小说改编而成的话剧《二马》首度亮相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舞台,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出诙谐幽默又饱含人文精神的“京味儿英伦戏”。

《二马》是老舍先生于1929年在英国创作的小说,作品以老舍特有的细腻笔触,将中西交错的异国情缘、英国的风土人情悉数展露,以其经典的“京味儿”与英伦范相结合,插科打诨玩转诙谐,讲述了1926年一对中国父子老马和小马远赴伦敦继承古玩铺子,因租住在英国温都太太家里而引发的一连串的悲喜故事。此次登台国家大剧院的话剧版《二马》同时也是著名导演方旭继《我这一辈子》《猫城记》和《离婚》之后第四次将老舍作品搬上话剧舞台,这部戏的成功上演也让“京味儿导演”方旭成为观众眼中名副其实的“老舍专业户”。


由方旭领衔的“全男班”阵容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形式感极强的漫画式喜剧 甘源/摄
当晚,由方旭领衔的“全男班”阵容分饰“二马”父子、温都母女四位主角,成为全剧最大的亮点。其中,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方旭在剧中饰演“老马”一角,这一人物是老舍笔下传统的底层市民形象,固步自封却又不乏淳朴,老戏骨方旭凭借多年的舞台经验和身为老北京人的“本地情节”将老马塑造得惟妙惟肖,一口地道的京腔京味儿在舞台上的“异国他乡”听起来分外“带感”;被誉为“姿才冠世最美男旦”的青年乾旦演员刘欣然则在剧中饰演“温都太太”一角,举手回眸间,将一位寡居寂寞却又无法接受爱情的妇人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现场观众深感遗憾惋惜;此外,反串“温都小姐”的青年演员苏小玎和饰演“小马”的青年演员秦枫在当晚的首演中也有出色表现,二人将“英伦小野猫”和“进步青年”的青春形象塑造得活力四射,其中“小马”对“温都小姐”倾心而无果的结局更是折射出上世纪20年代中西文化中那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就“全男班”阵容的设计初衷,导演方旭坦言:“我做戏不太喜欢特别实的东西,舞台就应该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像我的作品里很少有人只演一个角色,《二马》就是如此。而且《二马》很特殊,中国人演外国戏这事儿,到底要不要洋腔洋调?最后我们把它做得游戏感很强,而这正和全男班这种形式风格相合,戏里反串不是旦角那种男扮女,不用捏着嗓子说话,我们不演女人,只演感受。”


话剧版《二马》英伦元素中透出让人倍感亲切的老舍“京味儿” 甘源/摄

话剧版《二马》既继承了老舍原著的精髓,又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尤其在舞台整体呈现中,以英文报纸为贯穿全剧的元素,配合英伦风格的风笛、黑管、萨克斯等乐器的演奏,呈现出了一部形式感极强的漫画式喜剧——喝茶、遛狗、买帽子、晚餐、逛街、办聚会,都融为了读报前后的交谈对话,于英伦元素中透出让人倍感亲切的老舍“京味儿”。年近七旬的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任会长关纪新曾在观剧后动情表示:“老舍研究会里一些比我更老的专家,他们总希望话剧可以更传统一点,但是,他们都喜欢这版《二马》话剧,因为这样改编的戏在剧场里才更‘拿人’。凡是看过《二马》的,包括老舍研究界的专家都赞不绝口,说:这个戏好看。”

4月8日至9日,话剧《二马》还将在国家大剧院继续上演,于“京味英伦范儿”之间,为首都观众带来老舍笔下那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异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