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穆沁是蒙古族古老部族之一,相传几百年前他们就生活在阿尔泰山长满野葡萄的地方,从事游牧狩猎的同时还采摘葡萄酿酒为生。后因多种原因辗转迁徙,目前定居在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两个旗和蒙古国境内。为了纪念自己的故乡,他们自称为“乌珠穆沁”——来自葡萄乡的人。乌珠穆沁长调是蒙古族长调核心区域——锡林郭勒风格区的支脉之一。乌珠穆沁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部族支脉之一,其长调风格悠长舒缓、意境开阔,装饰精美,传播面广,相关民俗文化也得到较好的传承。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蒙古族长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2021年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珠穆沁地区男女老幼会唱长调的人很多,当地非遗保护工作也很有成效。其中“东乌珠穆沁旗长调传习所”主持人查干夫女士近些年在长调民歌传承传播方面做出显著的贡献。本次长调民歌展示者都是来自乌珠穆沁旗的牧民歌手。另外包括内蒙古艺术学院长调与马头琴传承班的节目,代表非遗高校传承的探索。本次展演活动以特定民俗活动——祝寿仪式为主题,通过蒙古包内宴会的形式,建构起声景交融的非遗活化场景。活动聚焦长调民歌的艺术本体与展演机制双重维度:既以悠远腔韵凸显游牧音乐美学特质,更通过程式化展演框架——包含仪式启闭的固定曲目配置、代际传习的互动演唱程式、歌-祝颂词-物品的结合与运用等,立体呈现长调民歌的艺术魅力。另外,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极具地方特色,男女老幼四季装扮分多种材质、款式和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现场也将会进行相应的展示。

表演:
查干夫、阿拉坦其其格、旭仁其其格、尼玛、毕伦、乌拉扎布、萨木苏、傲特根、乌尼尔、德力格尔、娜仁托亚、乌云格日勒、萨日娜、乌日吐那斯图、图雅、色布勒、娜仁托亚、斯琴其木格、孟根花、敖特根花、宝音吉日嘎拉、嘎日玛、敖特根白乙拉、巴特尔、敖特根巴特尔、乌兰其其格、娜仁花、阿拉坦图雅
合唱《圣山宝拉根杭盖》
 演唱者:全体歌手
合唱《都仍扎那》
 演唱者:都仍扎那组合
独唱《北山梁的马驹》
 演唱者:乌日图那斯图
合唱《清凉美丽的瑟业勒吉》
 演唱者:长调民歌传习所牧民歌手们
独唱《轻快的黄马》
 演唱者:敖特根白乙拉
合唱《呼和宝日》
 演唱者:呼和宝日组合
独唱《钟赫尔老吉山梁》
 演唱者:娜仁图雅
独唱《丰尾马》
 演唱者:旭仁其其格
合唱《金翅鸟》
 演唱者:全体歌手
独唱《刚格尔玛尼柳丛》
 演唱者:查干夫
独唱《鹿棕马》
 演唱者:乌拉扎布
合唱《清凉的杭盖》
 演唱者:查干夫和长调民歌传习所牧民们
独唱《红走马》
 演唱者:巴特尔
合唱《太平盛世》
 演唱者:全体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