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是位于南京南100公里处的市辖区,自然环境优美旖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民俗文化极为发达,区内薛城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6300年前已有先人在高淳生息繁衍,高淳被称为“江南圣地”,亦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高淳民歌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22年的《河上歌》。高淳民歌从题材上可分为生产号子、田牧歌、节日歌舞、风俗音乐及其他四类,包括插秧歌、耘田歌、牧牛歌、上梁歌、送房歌、祝酒歌、情歌、车水号子、打夯号子、拔船号子、龙船号子、送春、哭嫁歌、民谣等。高淳民间有“出门山歌进门戏”的俗语,历史上5000余首有关高淳的诗词中有大量“歌”的记载,如唐代李白《游丹阳湖》诗曰:“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明代干凤《花山樵唱》诗曰:“不向山中看棋局,山歌一曲下山来”。高淳民歌的演唱呈现出“个性化”“清丽化”“多元化”音色特点,以“抛物线音形”为主点缀“曲折线音形”和“平直线音形”,追求音强的自然释放与控制,追求适合人们嗓音条件的自然音高与音长,崇尚“以弱为贵”。高淳民歌的演唱技巧通过“随心”的呼吸运用、“适当”的喉器位置、“自然”的声带振动、“适中”的共鸣运用和“本然”的语言发音呈现,这充分说明高淳民歌在歌唱技巧方面的“合规律性”和“自洽性”。高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方文化孕育保存了储量巨大、独具“清丽、柔婉”又不失“高亢、明亮”特色的高淳民歌,总体来看呈现出语言美、行腔美、曲调美、音色美和情韵美的韵味特征,成为苏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代表性民间歌曲。高淳民歌在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声独唱《风吹杨柳水上漂》
演唱者:夏小玲
男声二重唱《春歌头·重打锣鼓重开台》
演唱者:孔庆刚、谷顺福
男声独唱《卖花谣》
演唱者:郭燕龙
领唱与合唱《打麦调(号子)》
演唱者:沈云、杨国平、陈豪、王力
男声独唱《无心插柳柳枝青》
演唱者:朱克报
女声独唱《采菱角》
演唱者:夏小玲
男声独唱《五月栽秧》
改编者:路行
演唱者:郭燕龙
男声二重唱《十绣荷包》
演唱者:孔庆刚、谷顺福
男声独唱《车水号子》
演唱者:朱克报
男声独唱《一粒下土万担粮》
改编、演唱者:郭燕龙
男女声二重唱《迎春花开枝头香》
演唱者:夏小玲、沈云
男声独唱《放羊山歌》
改编、演唱者:郭燕龙
表演唱《高淳秧歌》
演唱者:红树林高淳民歌演唱团
男声独唱《四月里来好风光》
改编、演唱者:郭燕龙
领唱与合唱:《打夯号子》
郭燕龙领唱,全体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