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谭》是玛利亚·佩姬为巴塞罗那利塞乌大剧院和阿布扎比音乐艺术基金会创作和制作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戏剧性源于对世界文化中精彩女性角色精髓的当代解读,其探索性特征也是2015年首演的改编版《我,卡门》的延续。
在这部成熟的作品中,玛利亚·佩姬和埃尔·阿尔比·埃尔·哈尔蒂将弗拉明戈艺术和编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入探究引发女性共鸣的主题,将女性联谊会当做女性发声的平台,呈现了其日常生活的多面性。
舞 蹈:
玛利亚·佩姬
胡利娅·希梅诺、玛尔塔·加尔韦斯、阿尔穆德纳·罗加、阿里亚娜·洛佩斯,梅里特塞尔·罗德里格斯、索菲亚·苏亚雷斯、亚登·阿米尔、拉奎尔·吉伦、玛丽娜·马迪多
配
音:安娜·拉蒙·穆尼奥斯/克里斯蒂娜·佩德罗萨
吉
他:鲁本·列瓦涅戈斯/以撒·穆尼奥斯·塞洛
小提琴:戴维·莫尼茨
打击乐:特克塞玛·乌里亚特
艺术团队
导
演:玛利亚·佩姬、埃尔·阿尔比·埃尔·哈尔蒂
编舞、服装设计和音乐指导:玛利亚·佩姬
剧本和歌词:埃尔·阿尔比·埃尔·哈尔蒂
作
曲:鲁文·勒瓦涅戈斯、塞尔吉奥·梅内姆、戴维·莫尼茨、玛利亚·佩姬
灯光设计:奥尔加·加西亚
舞美设计:玛利亚·佩姬、埃尔·阿尔比·埃尔·哈尔蒂
舞美制作和配色:玛丽亚·卡尔德隆、桑德拉·卡尔德隆
服装制作和配色:玛丽亚·卡尔德隆、桑德拉·卡尔德隆
技术团队
灯
光:安德烈斯·德怀尔
音
效:基克·卡巴尼亚斯、塞尔吉奥·德尔加多
舞台管理:亚历克斯·平塔多
制
作:安德烈亚·德格雷戈里奥
宣
传:哈斯娜·埃尔·哈提
出
品:玛利亚·佩姬舞蹈团
联合出品:巴塞罗那利塞乌大剧院
阿布扎比音乐艺术基金会
赞助单位:西班牙夫拉夫拉达市政府
西班牙国家表演艺术和音乐研究所
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区
“为什么玛利亚·佩姬的舞蹈令世界如此着迷?同样生于我们脚下的土地,玛利亚·佩姬则与众不同。大地对她而言,不仅是流畅起舞、进退自如的根基,更是她以舞步发问和求解的起点。
在玛利亚·佩姬的脚下,地板拥有了一种升腾的神秘力量,土壤仿佛脱离地面与天空相融,沿着玛利亚·佩姬双臂的指引而去。玛利亚·佩姬的舞蹈天赋毋庸置疑,广为称道。然而这位女士带给我们的不仅如此。她一起舞,身边的一切无不随她而动。玛利亚·佩姬一支舞毕,天空和大地都变得不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若泽·萨拉马戈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造就了玛利亚·佩姬多维度的创造力,那一定是深植于她内心的文化观。她之所以选择创作,是因为她深信从本质和情感之源来讲,艺术是一种对生活和对记忆的笃定的信念。它有机地将单一的“我”和多样的“他人”结合起来。
玛利亚·佩姬——这位诞生于塞维利亚的艺术家天生敢于打破传统,她将弗拉明戈舞打造成了自己诗意的家园。对她来说,现代化是传统变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语言和观念向前演进的动力。她的创造力和美源于她内心的宁静,源于她不依赖于任何语言的沟通能力——正因如此,玛利亚·佩姬为观众打开了观赏神秘、热情的弗拉明戈舞的大门。
在创作中,玛利亚·佩姬在遵循弗拉明戈舞蹈语汇基本原则的同时,不时扣问自身、探查外部。因此,在进行弗拉明戈舞的当代化解读、推动弗拉明戈舞的发展和壮大等方面,她是当之无愧的先锋。玛利亚·佩姬的作品跨越了文化差异,恰如她本人一般,传达了这样的信念——不同艺术语言之间的交流一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艺术和生活中隐藏的真理。”
——剧作家 埃尔·阿尔比·埃尔·哈尔蒂
媒体评价
“在弗拉明戈舞蹈界,玛利亚·佩姬犹如一颗璀璨的钻石,她恪守舞蹈传统,但总能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大放异彩。”
——葆拉·德宾 《华盛顿邮报》
“真正大师的作品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便会是一部惊世之作。”
——丽莎贝尔·廷 《直播》杂志
“这位舞者、编舞师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她以成熟睿智的舞蹈呈现出与时代相结合的作品。她没有脱离弗拉明戈舞的本真,而是敏锐地将其融入到了现代性之中。”
——卡门·德尔·瓦尔 西班牙《国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