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血色湘江》取材自发生在广西桂林兴安、全州、灌阳的湘江战役中的历史事件。以红34师师长陈树湘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师长陈树湘鏖战到弹尽粮绝,腹部中弹不幸被捕后,宁死不屈、断肠明志的悲壮故事,全景再现了长征途中这场悲壮、惨烈、从容的战争场面。
  《血色湘江》将歌剧的庄重大气、话剧的严肃内敛、舞剧的激情飞扬等特点相结合,运用符合当代审美的现代舞美技巧,以深刻的精神感悟,将红色文化与舞台艺术相融合。在舞台上高擎理想火炬,弘扬主旋律,讴歌红军长征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跌宕起伏的情节、激情澎湃的音乐、肃穆凝重的舞台氛围,《血色湘江》让观众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触摸当年发生在湘江之畔那段血与火的燃情岁月,仰望血染桂北大地的英烈们不屈不挠的信仰之光。

主创
总 导 演:陈蔚
视觉总监/舞美设计:刘科栋
编剧/作词:钱晓天
曲:张巍
挥:朱曼 
合唱指挥:周君 
执行导演:李大海 
舞蹈编导:梁克虎
灯光设计:王琦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服装设计:彭丁煌
化装造型设计:申淼 
道具设计:李红超 
音响设计:敖元
钢琴艺术指导:张佳佳 
舞台技术总监:黄志高

主演
鹏 饰 陈
薇 饰 凤
金郑建 饰 韦
浩 饰 黄复生
崔京海 饰 朱大姐

这是一段尘封了八十五年的悲壮史诗;这是一曲钩沉在湘江水畔的慷慨悲歌。
1934年冬,已经开始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在接连突破三重封锁线后终于来到广西桂北地区,而面对中央红军的是长征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国民党反动派在湘江一带部署了第四道封锁线,以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张网待捕,妄图将中央红军尽数剿灭在湘江东岸,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命悬一线。
陈湘是红军的一名师长,他的部队担任党中央两个纵队的后卫防御。此时,他得到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军进攻,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在战场上,他与自己曾经的军校同学狭路相逢,曾经的患难友谊此时已经变成了战场上的拔刀相向。经过惨烈的战斗,中央红军两个纵队终于渡过湘江。
来不及掩埋战友的遗体,陈湘和他的部队就接到迂回接防并掩护兄弟部队渡江的命令。面对这个危险性极大的任务,陈湘和他的部队义无反顾的接受了,在行军路上他们遇到并收留了掉队的兄弟部队干部韦江和怀孕8个月的红军女战士朱大姐。
由于当地群山密布,地理环境复杂,陈湘和他的部队在大山深处迷失了方向,误闯了当地的瑶寨。瑶寨的姑娘凤鸣听说了红军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又与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便主动给红军提供食物,还当了红军的向导。在这样简单的接触过程中,豪爽的凤鸣姑娘对陈湘产生了朴素的情感。
然而,接下来的战斗让陈湘的部队损失惨重,由于寡不敌众,部队受到了重创,政委程林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牺牲前,程林提议陈湘带领部队执行朱老总在战前制定的备选计划,向东突围去湖南打游击,陈湘含泪同意。然而突围也是困难重重,他的军校同学黄复生已经奉命带精锐部队围追堵截。
在这九死一生的环境里,朱大姐在突围前的一晚生下了一个女婴,朱大姐为了不连累部队自杀而死。陈湘忍着巨大的悲痛将孩子托付给凤鸣姑娘,并把部队的军旗一起托付给她。凤鸣了解陈湘的心意,含着眼泪答应了他。凤鸣让陈湘为孩子取名,陈湘指地为名给孩子取名为“湘江”。
在后面的突围战中,陈湘的部队英勇作战,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们兑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庄严誓言,最后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陈湘也当着自己老同学的面断肠取义。
数年之后,凤鸣带着“湘江”来到湘江边祭拜英灵。湘江的流水以及那面写满红军将士姓名的军旗,默默叙述着这段壮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