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调奏鸣曲 K.330
莫扎特 曲
F小调“热情”奏鸣曲 作品57
贝多芬 曲
——中场休息——
四季
柴科夫斯基 曲
曲目介绍
C大调奏鸣曲 K.330 莫扎特 (1756-1791)
这首曲目创作于18世纪80年代巴黎时期,是莫扎特最杰出的奏鸣曲之一。作品使用最明亮开朗的C大调,简单、直白、天真、活泼,是典型“儿童莫扎特”带有童真性格的作品,因此被广泛流传。作品受法国巴黎音乐、舞蹈的影响,尤其在第一和第三乐章处处可听到乐观、活泼、优雅、细腻的乐音,令人愉悦。特别要提到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这是他在最亲爱的母亲去世之后写的,是一首缅怀悼念母亲的颂歌,中段转入悼念的F小调。这是一首莫扎特版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深情且动人,经常被人单独演奏。
F小调“热情”奏鸣曲 作品57 贝多芬 (1770-1827)
贝多芬把这首奏鸣曲献给他的热情崇拜者布龙斯维科伯爵。评论家把该曲比做火山的爆发,全曲都离不开火一样的热情。第一乐章表现了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期望,也有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理想很快破灭,不可遏止的热情和尖锐剧烈的斗争像汹涌澎湃的怒涛一样掀起了壮阔的波澜。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灵魂并没有被痛苦折磨死,仍能够享受美感,并陶醉在美妙的理想境界中,第三乐章具有百折不回的气势。引子中响起了战斗的军号声,气势奔腾,犹如炽烈的斗争激情,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经过顽强的反抗和挣扎的第二主题后沸腾的音流汇合成一支英勇的进行曲,胜利即将到来,欢欣鼓舞的音调激励着人们前进。
四季 柴科夫斯基 (1840-1893)
1875年,圣彼得堡杂志《小说家》的编者从俄国的诗中选出十二首适合于1876年1~12月各月份的诗,请柴科夫斯基每月为该杂志写一首能描写各月份性格的钢琴曲。这些乐曲中,不但生动地描写了每一季节中的自然景色,而且还刻画了不同阶层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带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音乐色彩。
俄罗斯的音乐月历
1、一月——壁炉边
“在那宁静安逸的角落,已经笼罩着朦胧的夜色,壁炉里的微火即将熄灭,蜡烛里的微光还在摇曳闪烁……”
——普希金
这是描写冬天的夜里,在屋内的火炉边取暖的安静气氛,曲风也带有民谣的风格。阴沉忧郁的旋律和徐缓单调的节奏把人们带进孤寂愁苦的寒冬之夜。中段速度渐慢,主题反复出现,仿佛在自问命运与前途的挣扎中渐渐入睡。
2、二月——谢肉节
“在欢腾的谢肉节,酒筵多么丰盛……”
——普·维亚杰姆斯基
这是俄罗斯的春节,欢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带有俄罗斯舞曲的特征,表现出狂欢热烈的气氛。
3、三月——云雀之歌
“鲜花在田野上随风摇晃,到处一片明媚的阳光。春日的云雀在尽情鸣啭,蔚蓝的天空回荡着动听的歌唱……”
——阿·马伊科夫
寒春,在云雀的啼鸣声却又听见淡淡的忧伤和寒意。
4、四月——松雪草
“淡青、鲜嫩的松雪草啊!初春残雪偎在你身旁。……往昔的忧愁苦恼,只剩下最后几滴泪珠儿还在流淌,来日的幸福,将给你带来新颖的幻想……”
——阿·马伊科夫
春雪之中第一个开出的小花,宣告春天的来临,象征生命的力量,充满着人们对春天的希望。
5、五月——白夜
“多么美妙的夜晚,幸福笼罩着一切,谢谢你,夜半亲爱的故乡!从冰冻的王国,从风雪的王国,你的五月飞奔而来,她是多么新鲜清爽!”
——阿·费特
白夜象征着俄罗斯少年走向成年的节日,在那绚丽的夜晚,成群的中学生会跑到涅瓦河边,怀着激动地心情,迎接美好的朝阳和未来。
6、六月——船歌
“走到岸边——那里的波浪啊,将涌来亲吻你的双脚,神秘而忧郁的星辰,将在我们头上闪耀。”
——阿·普列谢耶夫
六月是俄罗斯民间相亲的季节,青年男女在河岸的萤火舞会相聚,选中心爱的意中人后,划着小船相互依偎,歌声带着初恋的甜蜜和忧伤,中段情绪慢慢转为激动,仿佛船儿陷入了旋涡,而后恢复平静,重新回到主题,在暮色中淡淡远去。
7、七月——割草人之歌
“肩膀动起来呦!手臂回起来呦!让晌午的熏风,迎面吹过来呦!”
——阿·柯里佐夫
柴科夫斯基引用了乌克兰一带的俄罗斯古舞“特雷帕克舞曲”,民歌风的旋律构成纯朴明朗的主题,表现了农夫割草时的欢乐。
8、八月——收获
“家家户户收秋粮,高高的稞麦倒在地上,成捆的麦子垛成山,夜半牛车搬运忙。”
——阿·柯里佐夫
带回旋感的主题犹如一首舞曲,描画了俄罗斯农田收割忙碌的场景,中段从远处出现欢乐的婚庆队伍。丰收的八月,也是俄罗斯农村举行婚礼的好时节,新娘在出嫁时要连喊三声“苦啊,苦啊,苦啊!”最后音乐又回到收割的景象,在繁忙欢乐的情绪中结束。
9、九月——狩猎之歌
“出发时刻号角响,成群猎犬已整装,晨光初照齐上马,骏马奔跳欲脱缰。”
——普希金
描写了皇族狩猎的情景,主题的号角声和带有进行曲的特点,使人联想到在晨雾缭绕的原野上踏着碎步前进的马队,场面高贵而豪华。中段神秘的情绪,好像进入围堵猎物的紧张时刻,最后以胜利而告终,主题再现,在更加热烈与辉煌的情绪中结束。
10、十月——秋之歌
“晚秋之园凋零凄凉,枯黄落叶随风飘荡……”
——阿·托尔斯泰
深秋的俄罗斯,象征着一切即将逝去的绝望,秋之歌又好像是柴科夫斯基内心独白的咏叹调,充满着泪水的旋律,悲凉和挣扎,仿佛生命已至尽头。
11、十一月——雪橇
“别在忧愁地向大道上看,也别匆忙地把雪橇追赶。快让那些悒郁和苦恼,永远从你心头消散。”
——尼·涅克拉索夫
乐曲描写了一位赶马的小伙子放声歌唱俄罗斯民歌,旋律充满欢乐情绪,但也隐藏着某种忧郁。白雪皑皑的俄罗斯广阔原野上,沿着松林边的蜿蜒小路,一辆雪橇飞驰而过,积雪在马蹄下沙沙作响,雪花飞舞,活泼的铃声和欢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向远方……
12、十二月——圣诞节
“圣诞佳节夜晚,姑娘快把命算。脱下脚下靴子,扔在大门之前。”
——如科夫斯基
圣诞节悄悄来临,圆舞曲的乐声轻轻响起,好像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透过窗户看见贵族的圣诞舞会。中段,人们在圆舞曲中亲切的交谈,随着门开门落,舞曲的声响忽轻忽重,最后回到舞会最初的场景,随着结束的号声响起,乐曲声渐渐消失。
乐曲解说由殷承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