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小提琴家丹尼尔·斯塔布拉瓦的形象可以说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他1983年加入柏林爱乐乐团,并在1986年就成为了乐队首席。30余年来斯塔布拉瓦的形象总是出现在卡拉扬、阿巴多、拉特以至佩特连科的左侧,是柏林爱乐乐团当之无愧的一张名片。
斯塔布拉瓦不仅是卓越的小提琴家,也是活跃的室内乐音乐家,并且从1994年起,他也以指挥的形象出现,并常常与大提琴家奈杰尔·肯尼迪、双簧管演奏家阿布莱希特·梅耶等名家合作。此次音乐会,斯塔布拉瓦将身兼指挥与小提琴家,与我们一起合作,带来一套跨越时空的曲目。
这场音乐会以莫扎特的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开始。这部作品是这位年轻作曲家踏入新领域的一次认真而严谨的尝试,而这部作品并没有任何稚嫩与不成熟的感觉,毕竟那时20岁的莫扎特已经完成了20余部交响曲以及好几部歌剧,树立了自己作曲家的地位。
接下来斯塔布拉瓦将与我们一起,演绎波兰作曲家帕努夫尼克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为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波兰作曲家之一,他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为独奏小提琴与弦乐队而作,以展现小提琴这一乐器的歌唱性。传奇小提琴家梅纽因亲自向帕努夫尼克委约了这部协奏曲,并于1972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挥,在伦敦首演。
随后,我们将献上本场演出的重头戏:勋伯格的《升华之夜》。勋伯格的名字往往与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体系关联在一起,从而给人晦涩难懂的印象。但这首创作于1899年的《升华之夜》是作曲家在走入表现主义风格创作之前的一部杰作,当时他仍然深受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并试图将前者的结构逻辑与后者的和声语言结合起来,这部作品不像勋伯格后来的作品那样“现代”,更像是晚期浪漫派音乐的半音体系风格。《升华之夜》最初是弦乐六重奏作品,之后勋伯格再将其改编为弦乐队版本。整部作品在叙事上基于理查·戴默尔的同名诗篇,讲述了一个男女之间的忏悔、原谅与升华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当时“世纪末情绪”的一种折射。在斯塔布拉瓦这样的名家引领下,相信我们能够展现出这部名作更为丰富的内涵。
 
降B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K.207莫扎特 曲 
小提琴:丹尼尔·斯塔布拉瓦
小提琴与弦乐协奏曲安德热·帕努夫尼克 曲 
第一乐章:自由速度
第二乐章:慢板
第三乐章:活泼地
小提琴:丹尼尔·斯塔布拉瓦
 
——中场休息——

升华之夜,Op. 4勋伯格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