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施特劳斯是我们在这个音乐季着重展示的音乐家。在第一组“理查·施特劳斯如是说”系列音乐会上,我们将展示涵盖这位作曲家70余年音乐生涯的多部代表性作品,包括青年时代创作的管乐小夜曲和第一圆号协奏曲,壮年期写下的《堂吉诃德》和封笔之作《最后四首歌》,请听众与我们一起探索这位德国作曲大师的人生历程。
理查·施特劳斯生于1864年,死于1949年,经历了欧洲文明的极盛期和紧随而来的两次大战,他的作品也折射了世间种种的变化。他的管乐小夜曲创作于17岁时,一经问世就被公认为是莫扎特的管乐小夜曲“大帕蒂塔”的真正后继者,也是理查·施特劳斯第一首在其出生地慕尼黑之外得到演出机会的作品。直到现在,这首小夜曲仍然是管乐室内乐中的保留曲目。而他的第一圆号协奏曲则创作于管乐小夜曲完成的一年后。那时他的父亲在当时已经是知名的圆号演奏家,在慕尼黑宫廷乐团任职。父亲的职业对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喜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据说他在初版乐谱里标注这首协奏曲应当用没有阀键的圆号来演奏,这难倒了他的圆号演奏家爸爸。后来的音乐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理查·施特劳斯故意刁难他父亲的玩笑。此次我们邀请到著名的圆号大师拉多万·弗拉特科维奇来演绎这首经典作品,作为圆号界首屈一指的演奏家与教育家,他无论在音色还是技巧上都已至臻化境。
交响诗《堂吉诃德》诞生于1897年,此时理查·施特劳斯写作交响诗(他称其为“音诗”)已逾十年,正处于创作高峰期。在《堂吉诃德》写成的前一年他创作了最富盛名的交响诗《查拉斯特图拉如是说》,而后一年则是《英雄生涯》的问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堂吉诃德这个特立独行的古怪骑士与理查·施特劳斯的艺术理念是相通的。在这部交响诗里,作曲家用独奏大提琴代表堂吉诃德的形象,而以中提琴、次中音大号和低音单簧管合作来描绘堂吉诃德的随从桑丘潘沙。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在交响诗中都得以一一展现,并以堂吉诃德的醒悟和去世结束整部作品。
《最后四首歌》可以说是理查·施特劳斯的“天鹅之歌”(传说天鹅在临死之前会发出它这一生当中最凄美的叫声),创作于1948年,并在作曲家去世后的1950年得以首演。理查·施特劳斯在二战后由于与纳粹的密切关系而离开德国,在流亡生活的失落中,他根据艾兴多夫的诗句写成歌曲《黄昏》,引用了他早期创作的交响诗《死与净化》中的旋律。随后,作曲家又选取了赫尔曼·黑塞的三首诗作《春天》《入睡时分》和《九月》,有音乐学家认为还有第五首歌,但未能完成。这《最后四首歌》为女高音与管弦乐队而作,歌颂着美好的回忆,描绘着眼前的死亡,闻之令人动容。这既是施特劳斯艺术生涯的一个光辉而动人的总结,也是晚期浪漫派音乐艺术的完美收官。
 
10月18日
降E大调小夜曲,TrV 106,Op.7 理查·施特劳斯 曲                     
《最后四首歌》,TrV 296理查·施特劳斯 曲   
第一首:春
第二首:九月
第三首:就寝时刻
第四首:黄昏
女高音:米凯拉·考妮

——中场休息——

《唐吉诃德》,TrV 184,Op.35理查·施特劳斯 曲   
中提琴:庄然
大提琴:基安·索坦尼

 
10月19日
降E大调小夜曲,TrV 106,Op.7理查·施特劳斯 曲     
降E大调第一号圆号协奏曲,TrV 117,Op.11   理查·施特劳斯 曲                  
第一乐章:快板-行板
第二乐章:快板-回旋曲(快板)
圆号:拉多万·弗拉特科维奇

——中场休息——

《唐吉诃德》,TrV 184,Op.35                                                                                

中提琴:庄然
大提琴:基安·索坦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