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推出的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是国家大剧院在民族歌剧领域的又一次探索。本剧改编自1959年出版发行的同名小说《金沙江畔》,原著作者陈靖是当年长征的亲历者,也是写作长征题材的军旅作家之一。


《金沙江畔》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与金沙江畔藏区人民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触,塑造出金明、卓玛等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并先后被改编成同名评剧和电影,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和观众的集体记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国家大剧院,致力将歌剧《金沙江畔》打造为一部符合中国观众审美习惯的民族歌剧精品力作。著名作曲家雷蕾,著名剧作家冯柏铭、冯必烈,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著名导演廖向红等艺术家组成实力雄厚的主创团队,以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向经典致敬。作曲雷蕾充分把握民族音乐风格特征,赴康巴地区收集大量藏族音乐作为创作素材,并将民族性、地域性与戏剧性进行巧妙地融合,体现出新时期民族歌剧创作的新发展;编剧冯柏铭、冯必烈在尊重小说原著的基础上着力于深化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精炼故事情节,使剧本更加符合歌剧的体裁特征;导演廖向红率主创团队,深入故事发生地,依据史实和地理风貌,精益求精地复原大气磅礴的历史场景。

国家大剧院自开始创作民族歌剧《金沙江畔》以来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希望通过该剧的创排唤醒几代中国人对于民族歌剧的记忆。


主创:
曲:雷蕾
剧:冯柏铭、冯必烈
挥:张国勇
演:廖向红  
舞美设计:丁丁
服装设计:宋立
灯光设计:胡耀辉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造型设计:田丹 
音效设计:王丹戎
音响设计:蔡军
道具设计:金继峰
形体设计:尚俊睿
音乐指导:黄小曼
合唱指挥:孟幻
器:雷蕾

主演:
明:王泽南、王凱    
玛:王喆、龚爽                 
吉:刘珊、陈冠馥                            
仇万里:赵明、黄延明               
秀:王宏尧、张卓                        
金永德:王鹤翔●、耿哲                   
苗:梁羽丰△                           
仇家军甲、乙、丙、丁:蔡俊△、李智佳△、刘梦△、于昊彤△            
老管家(戏剧演员):郭震
(注:●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员)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市财政局发起设立,旨在繁荣文艺创作、促进文化交流、培养艺术人才的公益性基金。基金的设立,是北京市文化局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两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创新实践。
立足公益性、体现导向性、增强示范性,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红军北上抗日途经金沙江畔,民团司令仇万里欲阻碍红军北上,假扮红军抢了桑吉土司的女儿卓玛并嫁祸红军,欲挑起藏人和红军的矛盾。卓玛被红军先遣队队长金明搭救后,起初误认为红军是抢她的仇人,但金明的姐姐金秀对她关怀备至;在缺粮缺水的危急关头,红军在金明的率领下依然坚守严明的纪律;谭政委为了保护藏民英勇牺牲的一幕幕,使卓玛不仅成为红军进入藏区的向导,也由衷地敬佩这支仁义之师。


敌不过红军的仇万里放火烧了金沙城,并对桑吉土司谎称卓玛被红军糟践致死。悲愤交加的桑吉土司发誓与红军势不两立,下令切断了红军的水源。金明的叔叔、炊事班长金永德为战友们取水壮烈牺牲。


心事重重的桑吉收到飞箭传书,信中说卓玛还活着。卓玛欲上山向母亲说明缘由,但仇万里却暗中试图将卓玛置于死地。担心卓玛被算计,金明独自上山。桑吉土司与金明约定,如果太阳落山,卓玛还不能安全回到她身边,就要杀掉金明。在太阳即将落山之际,卓玛出现。阴谋败露的仇万里在红军、藏军逼迫下,慌不择路掉下悬崖。


为了保护卓玛,金秀负伤牺牲,而卓玛收养了金秀在北上途中生下的孩子。历经生死,卓玛与金明暗生情愫。卓玛欲随红军北上,但因身负部落重任而不能。金明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他们相信,待到胜利那一天,一定会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