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艋舺街头传奇人物。他在街头广场卖艺,举凡古今佚事、流行俚俗,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一人分饰多角,忽男忽女,幼声老嗓,唯妙唯肖。围观者众,拍案叫绝,人称“十三声”。艋舺“十三声”,是郑宗龙的母亲跟他说的传奇人物。 
古早艋舺街头广场前,每当这位幼声老嗓、可男可女的一人剧团现身,街坊邻里莫不奔走相告,由于他多声道的百变切换功力令人叫绝,因而有了“十三声”的封号,传奇身影一时风靡艋舺街坊。 

 
 
 

创作者常回头召唤幼时最深刻的记忆。郑宗龙小时候,跟着父亲在万华摆摊卖拖鞋。街头是最好的教室,他学着手舞足蹈叫卖、跑给警察追、看街访邻居嬉闹、看暗夜霓虹灯亮闪烁,这一幕幕生猛的市景,始终在他的记忆中骚动。“十三声”的故事立刻触动了他。


创作团队找出台湾最南端屏东恒春地区妇女工作吟唱的歌谣,由女舞者唱“满州小调”;郑宗龙拜托道坛的人,教男舞者唱咒。唱咒,那是民间与上天对话的旋律,时至今日那喃喃念诵的语声,也像是人声嘻哈般的呈现引人注意。
于是,《十三声》像一把钥匙,打开参与创作人的记忆柜,找出土地上滋养这群艺术家的生活风貌。音乐创作林强,将街头卖场旋律结合电子乐,以前卫节奏烘托着舞者肢体,带观众进入华灯初上的艋舺;美术设计何佳兴,以彩色笔的质感,书法的笔触撇出舞衣的图像;服装设计林秉豪,用UV灯强调舞衣上的荧光色,那光红柳绿,带人回到戏棚舞台下;影像设计王奕盛,在舞台背景投影出悠游的贵气鲤鱼,橘红白的斑斓鱼纹交织出舞台的绚烂迷离。


十一位舞者,也因为《十三声》开启了训练的新页。他们舞动各种失序、佝偻、诡谲、荒诞却吸睛的动作,在剧场鬼才蔡柏璋的声音指导下,运用喉咙的肌肉,诡笑、嚎叫、异声、怪调,如烟火齐发,能量尽出,毫无保留。
这样的舞,郑宗龙承认,一开始曾让他陷入一种难以名状“见笑”的情绪。 闽南话的“见笑”带有一分羞耻感。而羞耻感则来自于,庶民肢体对比英挺芭蕾的反差呈现。然而,声音与肢体没有对错优劣,每种姿态在其文化土壤中都是独特的存在。 
郑宗龙抛开过去“精密计算”的编舞手法,大胆挥洒,放手交给心绪主导,舞者与艺术家团队共同创作,以生猛的精神,把这些随着时空流逝的动人庶民旋律与肢体,转换出另一种不同的生命力。

注:一府二鹿三艋舺,为一句台湾谚语。指的是清朝时期台湾最繁荣的地方依序为:台南、鹿港、万华。而造成这三个地方的繁荣,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地方均有港口,同时也是重要的商港,所以成为台湾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主创
舞:郑宗龙
音乐创作暨统筹:林
美术设计:何佳兴
灯光设计:沈柏宏
影像设计:王奕盛
服装设计:林秉豪
声音指导:蔡柏璋
排练指导:陈秋吟


 
《十三声》舞评
《十三声》探掘台湾古老的文化记忆,特别是那些俚俗的,充满温度的,却又在时代洪流中逐渐凋零的。然而,不只是土地庶民鲜明的色彩,更是与外来文化和现代撞击燃出的新花火。                                             
——表演艺术评论台
 
《十三声》让人进入声影迷宫,宛若进入想象的乡土。
                           ——表演艺术评论台
 
无论是音乐或舞蹈的进行,抑或是色彩、服装、灯光、舞台的设计,都彷佛层层堆积到高潮,随着屏幕上巨大锦鲤的出现,静谧又精彩地结束。                                           
——ARTTALKS
 
 

国际评论家说云门2
才华洋溢,技术超群⋯⋯云门2的卓越应与世界分享!                                     
——《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你会欣赏,会爱上,会想一看再看的舞团。                               
——《美国芭蕾舞蹈杂志》
本周最值得观赏的舞蹈节目。                                                            
——《英国卫报》
很久没有看到过如此强烈、凄美、细腻之舞蹈。震撼,且深为感动。       
——中国知名作家查建英
生气勃勃的舞团!
——欧洲舞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