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的杰作荟萃:从巴赫到肖邦

本场音乐会曲目全部出自18世纪上叶至19世纪上叶这一百年余间。虽然时间跨度并不算长,但却包纳三个迥异不同的风格断代(巴洛克、古典、浪漫),涉及这三个风格断代中的三位代表性作曲家(巴赫、贝多芬、肖邦)。
巴赫(1685-1750)的《降B大调第一帕蒂塔》首次出版于1726年,此时作曲家到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任乐长一职刚刚三年有余。“帕蒂塔”一词是意大利语“partita”的音译,原指由多个部分或乐章联合起来的乐曲,但在此并无特别意涵,仅是巴洛克组曲的某种代称。《第一帕蒂塔》在六首帕蒂塔中演出频率最高,显然这是由于它的生动乐思、洗练技法和完美形式。一出场的“序曲”以闲庭信步的笔法让动听的主题乐思在三个声部中穿插游弋。紧随着的“阿列曼德”(意思是“德意志舞曲”)非常活跃,音乐线条上下快速穿梭,似在模仿某种弹拨弦乐器。意大利风的“库朗特”舞蹈感更强,稠密的步履、强健的音乐流动、以及丰富而不协和的和声进行都是巴赫独有的风范。源自西班牙的“萨拉班德”是全曲的情感中心,缓慢、自由,带有明显的即兴和冥想气质——只有巴赫才能将一支自如伸展的“无终旋律”表达得如此丰沛、深邃而婉转。在两段矜持、方正的贵族气“小步舞曲”的调剂之后,迎来了整个组曲的终曲——来自英国的“吉格”舞曲,一首精美、迅捷的巴洛克“无穷动”:此曲最凸显的演奏技术特征是钢琴家左右手的交叉翻腾,这会给演奏者和听者带来某种只有巴赫所代表的巴洛克音乐才具备的亢奋快感。
贝多芬(1770-1827)的《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于1799年面世。此时的欧洲正处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展露头角的当口,而贝多芬凭借自己的音乐才能(钢琴演奏与作曲)已在维也纳的贵族圈子里赢得尊敬,但他的听觉病兆也日益明显。这首奏鸣曲作为贝多芬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所刻意追求的“悲怆”性格和雄浑气质显然与当时的时代氛围和作曲家的个人境遇都有直接关联。“悲怆”(Pathétique)一词出现在最早的乐谱印刷版上,显然是贝多芬自己命名,或至少得到过作曲家的认可。全曲开篇的慢板引子是具有歌剧姿态的戏剧性宣言,沉重、悲愤,减七和弦的锤击、倚音的叹息、突然的休止、以及激情的迸发,这种浓郁、主观的表情在音乐中前所未有。随后的快板主题是贝多芬典型的“火箭上升”式旋律的绝佳例证,它的力量与冲劲影响着整个乐章的建构。第二乐章是回旋曲慢板,主题是一个带有宗教感的深挚旋律。第三乐章的情绪较为明快,但依然保持了不屈不挠的英雄品格。
肖邦(1810-1849)的全部四首叙事曲作于19世纪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初。这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走向成熟的年代,也是肖邦自己的创作黄金期。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作为古典风格的体裁代表,既是浪漫派年轻一代钢琴作曲家的崇敬对象,也是他们在探索自己道路时有意要绕开的堡垒。“叙事曲”即是肖邦探索写作“非奏鸣曲”、但又要让钢琴音乐具备奏鸣曲般容量和复杂性的成功尝试。所谓“叙事”,指的就是“讲故事”。但抽象的音乐如何能够讲述具体的故事?肖邦的叙事曲巧妙地用音乐捕捉到讲述故事的口吻和情节发展的动态,但从未掉入具体写实与刻画的泥潭。不少人试图用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1798-1855)叙事诗的内容来图解肖邦的叙事曲,但往往显得牵强附会。肖邦每一首叙事曲均以“从前有一个传闻……”的徐缓讲述口吻开始,但随后的展开和运行则千姿百态,从不会就范于任何固定的模式,尾声往往是全曲的高潮所在,情绪和速度都达至沸点。这四首叙事曲将奏鸣曲、变奏曲和回旋曲的原则冶于一炉,融会贯通,从中表达出极为丰富、深刻、宏阔而多彩的思想内涵、情感意韵与结构创意,因而被公认是肖邦钢琴创作中的大型作品典范。如果说《第一叙事曲》以浪漫的激情表达为特色,《第二叙事曲》着力强调对比和冲突,则《第三叙事曲》用高妙笔法勾勒了一条由缓至急的线型叙事线索,而《第四叙事曲》以复杂的运行成就了肖邦叙事曲中最具悲剧性、最深刻的抽象表白。
 
杨燕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丹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注:原创版权作者所有,引用需标明出处。
 
降B大调第一号帕蒂塔,BWV 825巴赫 曲  
前奏曲
阿勒芒德舞曲
库朗舞曲
萨拉班德舞曲
小步舞曲 I
小步舞曲 II
吉格舞曲
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Op.13,“悲怆”贝多芬 曲
第一乐章:庄板-辉煌的快板
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
 
——中场休息——
 
四首叙事曲肖邦 曲
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Op. 23
F大调第二号叙事曲,Op. 38
降A大调第三号叙事曲,Op. 47
F小调第四号叙事曲,Op.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