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场音乐会中,来自法国的新一代指挥家亚历山大·布洛赫将携手我们的乐团及合唱团,为您带来德彪西与陈其钢的两部合唱与乐队作品以及贝多芬的第三与第四交响曲。其中,由国家大剧院与悉尼交响乐团等联合委约的陈其钢新作品将迎来世界首演,而合唱版的德彪西《夜曲》也将是在中国的音乐厅中难得一见的作品。
德彪西(1862-1918)是法国音乐史的巨人。早年的德彪西深受法朗克影响,曾远赴拜罗伊特膜拜瓦格纳,他早期的不少作品都留有这些传统浪漫主义音乐的痕迹。不过,德彪西后来把眼光投向欧洲之外,广泛涉猎东方及其它异域文化,最终逐渐摆脱欧洲所有宗派而成为印象乐派的开创者。除了东方异域文化之外,欧美不少新派画作也对德彪西的音乐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法国的莫奈、英国的透纳以及美国的惠斯勒。写于1899年的《夜曲》便是他受惠斯勒同名油画启发而作。他在自述中说,他的“夜曲”并非惯常的夜曲体裁,而是“这个词语暗示的各种不同印象和特殊光影效果”。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味道十足的印象派徽记,也完美印证了他的观点,“音乐如同声音的算数学,就像光学如同光线的几何学。”
印象乐派虽然更多是特指德彪西及其之后几位法国作曲家及其风格,但它和美术中的印象画派一样,尽管其自身已是一个历史名词,但他们留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德彪西之后的很多法国作曲家虽不能被归作所谓的印象乐派,但他们在审美与技法上显而易见地受到德彪西的巨大影响。作为法国继德彪西后之的又一位巨擘级作曲家,梅西安就曾自称德彪西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给了他“最具决定性影响”,今晚即将首演自己第一部合唱与乐队作品的陈其钢就是梅西安的关门弟子。他的音乐中,既在技法上有着显著的印象乐派特征,常常荡漾着如梦似幻的若有若无,随处闪烁着难以捉摸的色彩色彩,也在意境上洋溢着东方知识分子淡泊宁静的智慧与气度。他今晚的首演之作取材于宋代文豪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的催人泪下的《江城子》,相信其中也回荡着作曲家本人对自己逝去亲人的日夜追念。
艺术家及其作品永远是宏大历史时代与独特内心体验彼此互动的结果。德彪西成就于十九世纪末百花齐放的文艺思潮及其对东方及异域文化独到的情怀与兴趣,陈其钢出身于具有浓厚中国气息的文人家庭,也因历史机缘而系统研习法国音乐传统。回到十九世纪初,贝多芬(1770-1827)则生活在风云激荡的大革命年代,志向高远并盼望时不我待的尽情倾诉,却总觉得自己被戴着枷锁的社会规范所排斥。于是,交响乐成为他向全人类致辞并与旧势力决裂的理想手段。他最早的两部交响曲承袭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传统,但他探索创新并推动古典风格发展的努力已然开始。不过,他的第三交响曲显然是为彻底改变古典规则而生的。对全欧洲来说,继承了美国大革命民主平等精神衣钵、又收拾了法国大革命群斗乱局的拿破仑,当然是值得所有人仰望的英雄偶像。但他在1804年加冕称帝的举动击碎了欧洲人的幻想,也让贝多芬改变了原定将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的计划,而改为“献给一位记忆中的伟人”。无论如何,第三交响曲中的那位英雄,不再是封建时代的王公大臣,而是为自由、民主与自由而战并且博爱全人类的英雄。在音乐学者保罗·亨利·朗看来,第三交响曲是“交响乐及整个音乐史上由个体引领而发生的最大跨越。”相比之下,贝多芬作于1806年的第四交响曲则显得轻巧优美的多。这一年,贝多芬与勃伦斯威克小姐(Miss Brunswick)订婚,尽管这段姻缘最终未能结成圆满的婚姻,但贝多芬因爱情而对美好平静生活所生的向往显然闪烁在这部作品之中。舒曼曾以“两位挪威巨人之间苗条的希腊少女”来形容这部作品夹在第三和第五这两部重量级的贝多芬交响曲之间的情形。相对英雄式的第三和第五交响曲,第四交响曲或许正给了我们机会去了解这位英雄式的作曲家的另一个生活侧面和他对青春活力与生活欢乐的礼赞。
 
3月2日
大海克劳德·德彪西 曲 
第一乐章: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
第二乐章:浪的嬉戏
第三乐章:风与海的对话
《江城子》,为民族女高音、合唱与交响乐团(世界首演)陈其钢 曲 
女声独唱:孟萌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中场休息——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 贝多芬 曲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

3月3日
大海                          克劳德·德彪西 曲 
第一乐章: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
第二乐章:浪的嬉戏
第三乐章:风与海的对话
《江城子》,为民族女高音、合唱与交响乐团(世界首演)  陈其钢 曲
女声独唱:孟萌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中场休息——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Op.60贝多芬 曲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第二乐章:柔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快板
第四乐章:终曲—不太快的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