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岁高龄的郑小瑛叱咤乐坛已半个多世纪,她是中国音乐界的功勋级人物,也曾是吕嘉音乐总监的老师。今晚,她通过这场意味深长的音乐会,令我们有机会领略其艺术境界的伟岸与长青。其中不仅闪耀着她作为长者悉心提携幼苗的高风亮节,也将折射出她老骥伏枥献身音乐的精神和她历经人生沧桑后的达观洞明。
徐暄涵九岁便荣获匈牙利大卫·波帕尔大提琴比赛头奖, 也是深受郑小瑛先生欣赏的新时代音乐新苗。今晚, 她将以十岁出头的年纪来驾驭拉罗(1823-1892) 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浓厚民族风情的的大提琴协奏曲。她与拉罗写于1874 年的这部杰出作品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及她与八十八高龄的郑小瑛先生忘年之交的情谊与合作,都说明了音乐及其所饱含的人类情感生生不息的生长与传承。历经数个时代,那些伟大的音乐作品早已不再是静卧于乐谱中的音符,而是成了在每一代人心灵与情感中活跃和脉动的具象的爱恨情仇。由此,音乐家们基于音乐而形成的友谊也早已超越了个人范畴,而使他们因对人类情感不遗余力的探究与诠释而成为大众共同珍惜的友人。


在这方面,马勒(1860-1911)堪称杰出范例。我们都未曾见过马勒,但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着迷,并试图穿越历史迷雾去探究马勒的生活与时代及其内心的情感细节,不仅为了更好去解读他音乐中那些复杂但却充满魔力的精神符号,也更是为了透过对他作品及人生样本的触摸去观照自己隐秘的内心世界,从而为自己找到解答人生疑惑和获取心灵力量的源泉。
今晚上演的两部马勒作品, 都是他为声乐与乐队而作的重要作品,也是他在不同人生时期内心世界的极致映射。完成于1885年的《青年流浪之歌》,堪称是青年时代意气风发的马勒在历经爱情挫折后的沉思与总结,也是一部奠定了马勒在以大型交响及声乐作品来反映人生哲思方面不朽地位的作品。完成于1909 年的《尘世之歌》,则是步入生命晚年的马勒在历经了种种人生悲剧后的人生告白,其中蕴含了他与那些以告别俗世并归隐远方为人生之德的中国文人的共鸣,也闪烁着他从尼采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中汲取到的人生灵感,并由此透着他对死亡虽有些许畏惧但终将等闲视之、虽有恋恋不舍但终极张臂将其拥抱的心境变迁。他与那些中国唐代诗人当然从未谋面,但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诚如我们在今天对马勒的景仰与热爱,也再次说明了人类无论地域及文化而情感相通的天性。郑小瑛先生不仅是马勒热心的研究者和演绎者,更曾不懈投入精力对多部马勒作品的唱词进行译配修订,使整个作品能以中文优雅的句法与韵脚进行演唱。这样的编译修订工作绝对是一项浩大工程,其中不仅折射出郑小瑛先生在音乐研究领域的深厚功底,也凝聚了她沧桑人生的智慧光芒与心灵历练。今晚也将是这两部中文版马勒作品的北京首演,郑小瑛先生与孙砾、王丰及杨光这三位实力派歌唱家的联手出演,也必将让今晚无限难忘。
 
流浪少年之歌古斯塔夫·马勒 曲
男中音:孙砾
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爱德华·拉罗 曲
大提琴:徐暄涵

——中场休息——

尘世之歌(又名大地之歌)古斯塔夫·马勒 曲
男高音:王丰
女中音: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