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是云门舞集“灵静之旅”系列的第二个作品。创作灵感来自两个主题:一是佛门的偈语:“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另一个是熊卫先生所创的“太极导引”原理发展成形。以清冷,冥想式的气氛贯穿全舞,美得令人沉醉。它反映了表象与本质,着力与不着力,男人与女人,真实与虚幻,阴与阳之间的关系。


  从“太极引导”原理发展成形的舞蹈动作,把中国传统动作推至现代化的极致。舞者每次调动气息,每次换气都与背后低吟着的巴赫经典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完美的揉合在一起。舞动过程中呈现出敦煌壁画似的这种造型美,如同流水动态中的自然形成,似乎是无意成型却是有意雕刻出来的。舞台运用了相当多的水和镜子,在舞者服装上,仅用白色的舞衣来代表水的意象。音乐的选择上,采用西方音乐经典——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竟是如此的相得益彰,一同将观众带到一个空灵的境界。《水月》自1998年首演以来已演了90多场,一直好评如潮。


  《水月》于2000年被评为悉尼奥林匹克艺术节最佳节目,2000年被评为法国里昂双年国际舞蹈节最佳编导,2003年被评为《纽约时报》选为年度最佳舞作。


媒体评论
  巴赫的奏鸣曲与林怀民的太极,彼此融合,彷佛百年来就等待这场相逢。
                               ——《国际芭蕾》杂志

  《水月》呈现独特,成熟的中国编舞语言。这项亚洲舞蹈进化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威廉·弗塞斯的法兰克福芭蕾舞团对欧洲古典芭蕾的影响。
                               ——伦敦《欧洲舞蹈》杂志

  东方的太极与巴赫的经典,等待三百年,只为了在《水月》中相逢。
                               ——柏林《国际舞蹈》杂志

  舞至尾声,舞者像一阵雾,凌水消逝。                                  
                               ——伦敦《泰晤士报》

  观众随舞流转,舞终还想再看下去。                                 
                               ——澳大利亚悉尼《晨锋报》

  《水月》反映了表象与本质,着力与不着力,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它是一支美丽绝伦的抒情作品。在七十分钟持续的独特和谐秩序中,让人经历了完全不同的时间感受。
  这一季节目中,没有其他的作品可以与它的绝美匹敌。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舞者
周章佞、黄珮华、蔡铭元、柯宛均、黄媺雅、杨仪君、苏依屏
李姿君、王立翔、林心放、侯当立、郭子葳、陈慕涵、叶依萍、王柏年
范家瑄、郑希玲、陈宗乔、黄律开、黄立捷、周承烨



第五组曲 之 萨拉邦德舞曲
 表演:蔡铭元
第二组曲 之 萨拉邦德舞曲
 表演:黄珮华、蔡铭元
第五组曲 之 前奏曲
 表演:陈慕涵、黄律开    
    周章佞、范家瑄、郭子葳、郑希玲、苏依屏、林心放、陈宗乔、周辰烨
第一组曲 之 萨拉邦德舞曲
 表演:周章佞
第五组曲 之 阿勒曼舞曲
 表演:柯宛均、侯当立      
    李姿君、郭子葳、郑希玲、叶依萍、王立翔、周辰烨、林心放、黄立捷
第三组曲 之 萨拉邦德舞曲
 表演:杨仪君、陈宗乔
    黄媺雅、黄立捷
第四组曲 之 前奏曲
 表演:黄珮华
第六组曲 阿勒曼舞曲 及 第五组曲 之 萨拉邦德舞曲
 表演:周章佞、柯宛均、杨仪君、叶依萍      
    李姿君、范家瑄、黄媺雅、陈慕涵、苏依屏
    王立翔、周辰烨、侯当立、陈宗乔、陈联玮、黄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