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调第九交响曲创作于1909年至1910年,由布鲁诺·瓦尔特(马勒的学生)于1912年6月26日在维也纳指挥首演。在此曲之前的《大地之歌》,原本欲称为《第九交响曲》,因考虑到与第九有关连的作曲家的命运,才舍第九不用。虽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本作对“死”的描绘却是一个基本的共识,某著名乐评人曾这样说:4个乐章好比“浩大的死亡之舞”。按乐章顺序分别为:死亡作为解放者,死亡作为死亡舞的伴奏者,死亡作为战场上的敌手,以及最后死亡作为一个起慰藉作用的友人。这是马勒全部完成的交响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正处于他生命中充满困境与不幸的尾声。这部作品的结构分布有些特别之处:第一和第四乐章是缓慢的,而快速的乐章被分配在了中间部分。在作品手稿上面,第一乐章的旁边作者这样标注:“逝去的青春年华”与“离散的爱”。虽然结构分布奇特,但显然马勒把浓墨重彩更多的向首、尾乐章倾斜了。
  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这位出生于波西米亚地区(今天的捷克),逝世于奥地利维也纳的犹太裔音乐家,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我的时代会到来”。要知道,除了在二战期间遭到纳粹封印以外,他的作品曾经是被冷落多时的,但是历史证明了马勒的自信——他的作品地位近些年来正逐步走高。生前的马勒更多地被认为是当时的成功指挥家,而今世人则更愿意把作曲家的头衔放在前面。作为一位传承了19世纪后浪漫派风格、同时又探索了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的作曲家,马勒的性格特征在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有宗教信仰——但为了生活不得不从犹太教转信天主教,同时又时常怀疑一切,包括信仰在内。因此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伯恩斯坦认为,马勒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表现关于矛盾的。而马勒自己曾对著名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说过:交响曲要像世界一样包罗万象。这也许就是马勒的10部交响曲(第十部未完成)为何都那么的与众不同(结构织体繁杂,篇幅巨大,很多地方音响刺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晦涩难懂,演奏的乐队阵容庞大,乐器种类异常丰富)。因为马勒生前的主要时间精力都放在了指挥上,作曲只能算是相对的副业,所以他的作品涉及面相对来说比较窄,主要是交响曲和歌曲类。代表作包括交响曲的第一号“巨人(又译泰坦)”,第二号“复活”,以及第四号、第五号和第八号“千人”(因为第八号交响曲的演出阵容几乎达到了惊世骇俗的上千人的规模而得名)。

第九交响曲                 马勒 曲
 Ⅰ:悠闲的行板 
 Ⅱ:从容的兰德勒舞曲速度(谐谑曲)
 Ⅲ:诙谐的回旋曲
 Ⅳ: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