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2011国家大剧院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专题  

堪称古典音乐界无冕之王的柏林爱乐乐团将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舞台,为观众带来马勒和布鲁克纳两位作曲家的《第九交响曲》。这次演出具有历史意义,是继1979年和2005年之后柏林爱乐乐团第三次访问中国
  柏林爱乐乐团在历史上与马勒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1895年,马勒便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首演了自己的第二交响曲,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霍伦斯坦、巴比罗利等老一辈指挥家的不断努力,马勒作品才进入了乐团的常规曲目中。而在卡拉扬、阿巴多、朱里尼、莱茵斯多夫、海丁克、西蒙·拉特等一批批杰出指挥家的带动下,柏林爱乐已经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马勒乐团。
  作为柏林爱乐乐团的艺术总监,学习打击乐出身的西蒙·拉特在11岁那年听到马勒第二交响曲,大受震撼,因此当即决定改行学习指挥。1980年拉特入主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并带领乐团迅速获得了大量关注。拉特也因对于马勒的权威演绎而一跃成为最年轻的马勒大师,他对于马勒的时代解读也最终成为新一代指挥家诠释马勒的标杆。  
  马勒将伴随了他一生创作过程的“生与死”的问题完整放入第九交响曲中。第九交响曲以气若游丝的气氛和纠结之至的情绪成为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音乐性方面,对于演奏和指挥都有极大的难度。卡拉扬在80年代指挥完这部作品之后说:“指挥马勒第九交响曲仿佛进地狱走了一遭。演出结束后我两天两夜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沉浸在音乐的情绪中无法自拔。”阿巴多到了54岁才敢第一次指挥这部作品,并且在正式演出之前花了6个月时间与乐团一同准备。作曲家、指挥家萨洛宁也曾表示,现场演绎马勒第九交响曲就像是一次赌博,你的演出只能一次成功,在演出过程中没有人能预见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正是这样的一锤子买卖让马勒九的现场变得极富意味。

2011年11月10日
  丑角的晨歌                拉威尔 曲  
  
那时花开(圆号与乐队协奏曲)            细川俊夫 曲
   圆号:斯特凡·诺伯特

――中场休息―― 

d小调第九交响曲                           布鲁克纳 曲

2011年11月11日 
  D大调第九号交响曲               马勒 曲
  (国家大剧院2011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

曲目介绍:
  圆号与乐队协奏曲《那时花开》 细川俊夫 曲
 
  这个作品是由三个世界顶级的乐团(或艺术中心)——柏林爱乐乐团、荷兰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伦敦巴比肯中心联合委约创作的。这部作品是献给圆号演奏家斯特凡·诺伯特的,他也是首演这部作品的人。

d小调第九交响曲 布鲁克纳 曲 
  献给上帝的虔诚之作。
  浪漫派作曲家布鲁克纳“神谕”式的“天鹅之歌”。
  布鲁克纳一生写过九首交响曲。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布鲁克纳已年近古稀,从1891年写至1896年,花费了六年时间,但也只写好了第一、二、三乐章。写作中他的健康状况让作曲家隐隐约约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可能会跟贝多芬一样,在“九”这个数字上,为自己的一生作总结,并把自己所钟爱的交响音乐奉献给挚爱的上帝。这种念头支撑着他拖着孱弱的身体,加快了对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可命运最终还是无情地阻止了他,第九交响曲末乐章还没最后完成时他便接受上帝的神谕去了天堂。而这部第九交响曲也成为了作曲家未完成的“天鹅之歌”。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是许多指挥家要着力诠释的一部作品。

D大调第九号交响曲 马勒 曲   
  11月11日的此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11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之一。
  马勒的D大调第九号交响曲,作于1909-1910年,由布鲁诺·瓦尔特于1912年6月26日在维也纳指挥首演。在此曲之前的《大地之歌》,原应称为《第九交响曲》,因考虑到与第九有关连的作曲家的命运,才舍第九不用。作此曲时,马勒好像已安然超越了死亡。这首作品按美国音乐评论家唐斯的说法,四个乐章好比“浩大的死亡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