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本剧取材于约翰·施特劳斯1872年访美事件,根据李岚清的《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和《音乐·艺术·人生》创作。

  享誉欧洲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约翰·施特劳斯在经纪人吉尔摩的邀请下赴美演出,不曾想在盛大的万人音乐会演出中大获成功。由此,施特劳斯及他的音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流传于世界。

  本剧采取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汇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更有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如《饶舌》《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放松心情》等,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与舞台实景相结合的方法,呈现人物访美历程中的所见所闻。

时间: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访美期间以及其回忆中的其他时间。

地点: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访美旅途以及其回忆中的其他地点。

人物:约翰·施特劳斯,男,四十七岁。音乐家。
   亨丽叶塔·特雷夫兹,女,五十四岁。约翰·施特劳斯的夫人。
   帕特瑞克·萨斯菲尔德·吉尔摩,男,四十三岁。美国经纪人、指挥。

   斯蒂芬,约翰·施特劳斯的男仆。
   斯黛娜,亨丽叶塔·特雷夫兹的女仆。
   记者,《纽约世界报》的记者。

   约翰·施特劳斯的指挥的奥地利皇家宫庭乐队。
   波士顿世界和平庆典大乐队和合唱队。
   旅馆的侍者、乐手、记者与市民们。
   其他需要的群众角色。

 

 

 

“美国人惟一愿意为之加冕的国王”——约翰·施特劳斯

  在介绍约翰·施特劳斯的著作和文章中,经常提到他1872年在美国的演出活动。因为正是这次演出活动,使他由一位欧洲大音乐家成为世界级的大音乐家。但是,关于这次演出活动的具体情况却说法不一,甚至差别很大。例如。有的说他指挥了2万人的乐队,有的说其实2千人都不到;有的说为请他赴美演出,向他支付了10万美元,有的说只付了10美元;有的说出席的听众有10万人,有的说连5万人都不到,而且各执一词,都自认为有根有据。由于这不但是施特劳斯音乐生涯中的重大事件,也是美国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我认为应当把它搞清楚。办法是查阅当时,当地出版的报刊和有关报道文章。

  根据1872年6至7月美国《波士顿邮报》、《纽约时报》、《纽约太阳报》的报道,以及有关专著和文章中的介绍,约翰·施特劳斯那次访美演出的主要情况如下:为了庆祝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结束,祈求和平,当时一位叫帕特瑞克·吉尔摩的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剧院经理(他后来被尊为美国的“乐队之父”),请求林肯总统同意,在新奥尔良州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庆典活动。由于这次活动的成功,获得林肯总统的赞赏,大大激发了吉尔摩搞更大规模和平庆典活动的热情。他便在波士顿后湾地区建造了一个规模巨大地庆典剧场,并于1869年在这里又举办了全国和平庆典活动。这次更大规模的庆典活动,再次取得成功。特别是最后不但没有赔钱,活动的组委会还盈余了10万美元。

  连续的成功,使吉尔摩的想法越来越大。他接着又计划为庆祝普法战争的结束,于1872年在这里举办一个庆祝世界和平的活动,不但请美国的作曲家,还邀请欧洲著名的音乐家来参加演出,要办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音乐会。于是,组织者将名为“科列辛姆”的庆典剧场扩大到能容纳10万观众。剧场的原址,就是现在的波士顿的费尔蒙特·科普莱大厦饭店的所在地。吉尔摩还亲自赴欧洲请来施特劳斯、威尔第、彪罗、阿彼特等著名音乐家赴美参加演出。

  开始,尽管吉尔摩恳请邀请,并答应先预付10万美元的保证金,还承担施特劳斯夫妇及随行人员赴美的全部费用(这也是那个时代美国历史上付给音乐家的最高酬金),但施特劳斯对是否赴美演出仍犹豫不决,主要担心长途海上航行的风险和不适应大洋彼岸的生活。除此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舍不得离开维也纳。后来,经过他夫人的劝说,施特劳斯终于在1872年6月1日成行,经过15天的航行,于6月16日抵达美国纽约港。由于要赶上庆典活动的开幕式,他们在纽约未作停留,便于次日抵达波士顿。

  施特劳斯一到波士顿,就受到美国人狂热的欢迎。人们举着欢迎他的各式各样的标语和画像游行,街道上张贴着各种欢迎他的海报,其中有一张广告海报上,竟画着他头戴皇冠、手持权杖,双脚横跨欧美两大陆的形象。由于当时欧美文化上的差异,他并不能理解这种表达赞赏和热情的美国式的欢迎,反而给他一种乱糟糟的感觉。特别是当他了解到他将要指挥的交响乐队的乐器就有1087件,合唱队的4个声部共有17282人时,他更茫然不知所措。通常只指挥75人乐队的他,无法想象怎样来指挥这样一个“超大型的乐队”。他甚至萌发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若不是有人提醒他美国乐迷们的厉害,要他考虑这样做可能发生的可怕的后果,他可能真的干不了。施特劳斯就这样在战战兢兢中,在一群人高马大的警卫的护送下,登上了为他搭建的指挥高台,开始了他的第一场演出。

  对于这次离谱的冒险演出,施特劳斯是这样描述的:“为了指挥这个庞大阵容的乐队,我还安排了100个指挥助手。但是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我只能看到离我最近的一些人。虽然我们事先进行了排练,但是要想提高艺术性很高的演出时不可能的。想想我的处境吧,在10万名疯狂的美国观众面前,我站在最高的指挥台上,我怎么开始,怎么结束?突然一声炮响,意味着《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演出即将开始,我也同时发出了第一个指挥手势,我手下的指挥助手们也赶紧跟着行动,尽力跟上我的节奏。乐曲声四起,令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全神贯注,争取做到大家都能在同一时刻结束。似乎还是做到了这一点,其实在那个场合,我能做的也仅仅是这一点了。然而观众们沸腾了,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由于打响了“第一炮”,特别是到庆典活动的第五天——奥地利日,施特劳斯的演出达到了高潮,美国的“施特劳斯迷”们越发地疯狂了。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接近他,请他签个名,哪怕是用笔胡乱画一下也行。甚至有些女士们竟千方百计地向他索取几根头发作纪念,幸好他的随从机灵,从他们带来的一条狗的身上,剪下一些狗毛来冒充,否则恐怕施特劳斯的头发被拔光了也不够用。

  波士顿的庆典活动,从6月17日开始,到7月4日结束,共进行了18天。施特劳斯共参加演出了14场音乐会。由于在庆典活动上演出的还有其他音乐家的节目,施特劳斯每次演出的节目也不完全一样,于是这也成了对这件事的不同说法和争论的原因之一。尽管这次活动的举办并不一般风顺,发生过部分看台坍塌等事故,最后还赔了10万美元,但对施特劳斯来说,他已经成为美国人崇拜的偶像。当时的《波士顿邮报》甚至说,施特劳斯是“美国人惟一愿意为之加冕的国王”。

  施特劳斯在波士顿庆典结束后去了纽约。在那里,他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除了应付那些求见者和社交活动外,还在音乐学院(这里是大都会歌剧院建成前纽约最大的剧院)举行了三场专场音乐会,引起了轰动,得到了高度评价。当时的《纽约时报》、《纽约太阳报》等报纸都纷纷进行报道,刊登广告,发表评论。《纽约太阳报》还在1872年7月13日登载了对施特劳斯夫妇的专访。在专访中,施特劳斯向记者公开表示不喜欢波士顿,但却被纽约的魅力所折服。尽管他在美国取得成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访美的音乐家能够与之相比,全美各地纷纷向他发出邀请,施特劳斯还是于7月13日毅然从纽约启程回国。他说:“即使把加利福尼亚金矿的金子全部给他,他也不会再接受任何邀请。他只渴望能早日回到他深深眷恋的维也纳。”

  (选自《李岚清音乐笔谈》,作者:李岚清)

  1825年7月11日,被称为“圆舞曲之父”的老约翰·施特劳斯与一位名叫安娜·施特赖姆(Maria Anna Streim)的女性在维也纳举行了婚礼,后者比老约翰年长两岁,是一位奥地利著名啤酒商的女儿。两人相识只有几个月时间,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喜结良缘,完全是由于安娜早已怀上老约翰的儿子,而这个孩子正是老约翰的大儿子,日后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

  同年10月25日,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在维也纳出生,他年幼时就彰显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并立志步其父的后尘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6岁时,小约翰初次接触钢琴,不久之后便写作出了一部长约36小节名叫《第一个想象》的圆舞曲。

  然而,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热情始终受到父亲的打压,后者对儿子的音乐理想不闻不问。这很大原因是由于他深知作为职业音乐家的艰辛,由于长年在外演出,老约翰无暇维系与妻子安娜的婚姻。1934年他抛弃了妻子,与情妇艾米丽·特劳布施同居,也这一举动也为小约翰与父亲日后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1836年,小约翰在维也纳一所著名的教会中学学习,期间积极参与学校合唱团的活动。1841年他开始在综合技术学校学习商科(他的父亲老约翰希望他成为一名银行家),但未能如期毕业便被学校开除,理由是他经常在课堂上唱歌和作曲。由于家庭分裂,导致施特劳斯反而有了从事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母亲安娜的支持下,小约翰开始跟随维也纳市内的多位著名音乐家学习,其中一位就包括父亲乐团中的首席演奏家弗朗茨·阿蒙(Franz Amon)。

  1844年,老约翰提出与安娜离婚,同年10月8日,还不到19岁的小约翰进行了职业生涯当中的首场演出。尽管父亲从中作梗,要挟各大剧院不为儿子发放演出合约,但小约翰还是与24名乐手在一间赌场进行了首次公演。之后,约翰·施特劳斯一边扩充自己的乐队,一边进行音乐创作,短短几年时间,便在维也纳城中积攒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他外露的革命情怀和民族主义热忱也迎合了当时奥地利的很多年轻听众的心。

  1848年,在维也纳发生市民革命,他是国民军乐队的队长,指挥了《马赛曲》和他自己创作的革命进行曲和革命圆舞曲。虽然这些举动让他失去了多个官方职位,但却让自己在民众中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但就在这不久,施特劳斯的思想转向创作了一系列歌颂约瑟夫皇帝的作品,比如《奥皇弗朗茨约瑟夫进行曲》和《奥皇弗朗茨约瑟夫银禧荣归进行曲》。

  自1853年起,施特劳斯开始担任宫廷舞会音乐指挥的要职,1863至1870年担任奥匈帝国皇室和王室的宫廷舞会乐队队长之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已趋于成熟,创作了大批至今仍广为流传的著名圆舞曲,如《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约翰·施特劳斯他定期访问德国、波兰、法国和俄罗斯,并与圣彼得堡王室交往密切,他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乐队的表演风格让全世界观众如醉如痴,并奠定了其“圆舞曲之王”的显赫地位。1872年,他首次访问美国,在那里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创造了千名乐手共同演奏《蓝色多瑙河》的壮观场景。

  施特劳斯一共有过三次婚姻,前两次均已失败告终,她的最后一任妻子阿黛勒(Adele)对他晚年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她的推动下,施特劳斯创作了著名的轻歌剧《吉普赛男爵》和《皇帝圆舞曲》等。在施特劳斯艺术生涯最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将精力更多地投入了舞台剧创作,但没有获得他在圆舞曲创作领域中的成就,到目前最经常被上演的只有轻歌剧《蝙蝠》。

  1899年6月3日,约翰·施特劳斯因肺炎在维也纳去世,享年74岁。此前他创作了168部圆舞曲,波尔卡117首,轻歌剧16部。临终前他依然在为芭蕾舞剧《灰姑娘》进行创作。此后,十万维也纳市民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他的遗体被安放在维也纳公墓,墓碑在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旁边,舒伯特的对面。

  (作者:许渌洋)

  • 喻荣军

    编剧

  • 左青

    导演

  • 张艺

    指挥

  • 艾曼纽·法弗雷

    舞美设计

  • 塞尔乔·梅塔里

    多媒体设计

  • 韦尼乔·凯利

    灯光设计

  • 李锐丁

    服装、化妆设计

  • 宁芳国

    服装设计

  • 朱良津

    编舞

  • 孟艳

    编舞

  • 尚俊睿

    编舞

  • 孙艾娜

    化妆设计

  • 原瑾泓

    副导演

  • 陈皓管

    弦乐编配

  • 夏佳

    爵士乐编配

  • 宗平 饰

    约翰·施特劳斯

  • 姜昆 饰

    帕特瑞克·萨斯菲尔德·吉尔摩

  • 原华 饰

    亨丽叶塔·特雷夫兹

  • 张剑

    特邀芭蕾舞演员

  • 孙瑞辰

    特邀芭蕾舞演员

  了却浮华,净化心灵,感知音乐背后的力量,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音乐。 用心去体会聆听,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一场永世难忘的庆典

  这是一个从旧纸堆里挖出来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真实故事,却又是一个很难从他的生平传记里找到的故事,这就是《李岚清音乐笔记》里所记载的有关约翰·施特劳斯于1872年赴美国波士顿参加世界和平音乐庆典音乐会的故事,故事本身的挖掘过程就很有意思,费尽周折,历经艰辛,更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至真至实的求证精神,最终呈现的是音乐大师一段鲜为人知却又令人难忘的人生经历,如今,故事背后所呈现出的现实意义更加有意思,尤其是对比中国当前文化发展的新形势,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就更加具有参照性和启迪性,我想这也是国家大剧院想把这个故事立在舞台上的原因。

  1872年的奥地利,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而惬意,蓝天白云、阳光鲜亮,花香鸟鸣、马蹄轻轻。街道上,人们悠闲自在,尽情高歌;酒馆里,热热闹闹,啤酒洌醇;宫庭里,裙袂飘逸,舞步飞旋……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之中,他一方面享受着快乐而安逸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享受着观众们的热爱与关注。自从他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圆舞曲之王的美誉开始蜚声世界。如果维也纳没有了施特劳斯就像是奥地利没有了多瑙河──这句别人说音乐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话,对于小约翰·施特劳斯来说同样适用。

  1872年的美国,一切都充满着无限的激情与希望,奔驰的火车、忙碌的工厂、拔地而起的高楼、生机盎然的城市……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度需要用文化来展示自己的实力与信心,而作为美国文化名城的波士顿,是美国最具有欧洲风格的一座城市,这里有美国最早的工厂,最早的医院,最早的酒吧,更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经济繁荣之时,人们更加期待文化的振兴。在连续举办多次大型音乐庆典之后,波士顿将在1872年的6月举办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计划会有两万名演出者,总共会有近十万名观众观看,在节目选择方面,他们更是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欧洲,他们想要一些重要的乐团和音乐大家去参加演出,于是,他们找到了施特劳斯,并且开出了天价的演出费,虽然施特劳斯对演出能否正常举办抱有极大的怀疑,他并不认为那些淘金的、放牛的野蛮美国人会去真正接受他的音乐,但他还是决定去波士顿,这对于功成名就的音乐大师来说,与其享受维也纳平静的生活,还不如去征服全然未知的世界,权把它当作一次旅行。不料,旅行却成了一次冒险。虽然施特劳斯早有心理准备,可新大陆的热情、野性与疯狂还是令他措手不及、后悔万分……

  多疑敏感的施特劳斯受不了美国人的狂妄自大与不可一世,他认为这种狂妄会毁了美国。彩排那天,当他站在科列辛姆大剧场的舞台上时,他真的觉得他自己会被这样的演出给毁掉。他坚定地认为,也许,他来美国之前还是个音乐家,可当他离开这里的时候就可能什么都不是了。他不能就毁在这里,那哪里是在演奏,那简直就是在扼杀音乐,难道自己多少年来的名声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践踏,买卖和毁坏?面对着两万人的演出阵容和近十万的现场观众,施特劳斯几近崩溃,他声称要放弃合约,逃离现场。

  根据1872年6至7月美国《波士顿邮报》、《纽约时报》、《纽约太阳报》的报道,以及有关专著和文章中的介绍,约翰·施特劳斯那次访美演出的主要情况如下:为了庆祝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结束,祈求和平,当时一位叫帕特瑞克·吉尔摩的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剧院经理(他后来被尊为美国的“乐队之父”),请求林肯总统同意,在新奥尔良州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庆典活动。由于这次活动的成功,获得林肯总统的赞赏,大大激发了吉尔摩搞更大规模和平庆典活动的热情。他便在波士顿后湾地区建造了一个规模巨大地庆典剧场,并于1869年在这里又举办了全国和平庆典活动。这次更大规模的庆典活动,再次取得成功。特别是最后不但没有赔钱,活动的组委会还盈余了10万美元。

  “我不记得我是怎样走上舞台的,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与掌声,在我的四周,有近两万人的乐队与合唱队。可是我一点儿都听不见,因为当我站在舞台上时,我竟然发现为我准备的一百名指挥助手,我一个也看不见。在那一刹那间,我真的希望自己能立刻回到奥地利那安静而可爱的小别墅里。我几乎认定自己一定不能支撑到演出结束,我简直是后悔透顶……” 施特劳斯几乎是被押上舞台的,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也不太清楚,他只是觉得自己是在硬着头皮指挥完那首著名的《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他不能想像自己在这样巨大的剧场里跟这样庞大的演出队伍合作去演奏自己的作品,这场音乐会注定会是场天灾人祸。可是,首场演出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波士顿,甚至整个美国,人们都在为他的音乐而疯狂,接下来,他不但连续指挥了几场音乐会,并且还指挥了有总统夫妇参加的大型舞会,人们对他的爱戴超出了他的想像,美国各地的演出商也不断地以高价对他发出邀请。随后,他去了纽约,虽然是临时凑成的乐队,可是施特劳斯指挥的音乐会依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开始喜欢上了美国,甚至还开始专门为纽约的曼哈顿谱写了新的圆舞曲。

  施特劳斯的美国之行是一次冒险之旅,可大师本人却从这次经历当中发现了新的创作源泉与灵感,新大陆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与需要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艺术创作之中,这次旅行不但改变了他对于美国的认知,也改变了他以后的创作历程,甚至更加改变了美国古典音乐的现状,催生了一些大的交响乐团,影响至今。

  音乐戏剧《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一八七二年约翰·施特劳斯访美的故事》是一种尝试,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有戏剧故事,有多种形式的舞蹈,更有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活》和《醇酒、美人与歌》等……在分享音乐背后故事的同时,一起去经历1872年波士顿的那场音乐盛典,去体会音乐大师的内心世界,在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动人旋律里,了却浮化,净化心灵。约翰·施特劳斯无疑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始终流淌在他的音乐里,就像那句评论施特劳斯的话说的那样:维也纳将来还会存在,而人们的生命不可能永驻,但,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却可以永远流传于世界!

  用心去体会聆听,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1872年6月17日至7月4日,在美国的文化名城——波士顿,举办了举世闻名的世界和平庆典暨国际音乐节。策划者们的意图是,借欧洲普法战争结束的时机,通过音乐活动来庆祝世界和平,表达世界人民祈求和平的心愿,用音乐把不同民族的人们团结起来,并以此来印证音乐的力量”。

  摘自“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1872年访美的故事。——李岚清

  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雅俗共赏,它轻松、愉快、高雅,令人百听不厌,久盛不衰,充满着独特的魅力,有着油画般的画面感,给人极大的美的享受。这位欧洲圆舞曲之王美国之旅的经历,揭示了当时北美洲新大陆,这片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正以极大热情拓荒的那些“牛仔”们,需要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需要欧洲音乐的时尚、高雅,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

  帕特瑞克·萨斯菲尔德·吉尔摩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是美国音乐史上的拓荒者,是疯狂年代美国的缩影。他用美国人的方式,吸纳和传播了欧洲古典音乐,把欧洲古典音乐从高雅、深奥的殿堂推向了大众。

  这是我们创作团队的一次艰难的艺术探索之旅。该剧以“音乐戏剧”的形式,既要演奏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音乐作品,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揣测与揭示,对世界和平庆典暨国际音乐节中汇集的歌剧经典剧目片段的展示,力求完美地为大家呈献一场视听的盛宴。

  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外国音乐家的故事,对于今天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有着现实的意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不谨谨在于继承与创新,还在于交流。在交流中人们的视野更开阔,胸怀更博大,行为更高雅,心灵更相通,品格更高贵。

  只要有音乐与你同在,音乐就能给你力量。

  (左 青)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