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观游览 > 艺术展览 > 往期展览
天乐之鸣——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天
展览时间:2017/04/28-2017/06/01
展览地点:艺术沙龙
  • 展览介绍
  • 展厅实景
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是丝绸之路要冲,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敦煌郡,《后汉书》引《耆旧记》称其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隋书》更是将其喻为“咽喉之地”。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使臣、客商、僧侣往来于丝绸之路。敦煌,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敦煌始建石窟,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一千余年的层层积累,敦煌石窟成为世界瞩目的壁画、彩塑艺术宝库。
敦煌壁画的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其中音乐题材的壁画颇具特色,乐器种类、数量、表演形式极为丰富。据专家统计,仅就莫高窟而言,壁画中有音乐题材的洞窟就有两百四十余个,乐器四十余种,数量达四千五百余件。这些乐器的演奏由“乐伎”来完成,“伎”是中国古代对歌舞艺人的统称,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天”则特指在天宫中奏乐起舞的乐伎。他们为数众多,分布在洞窟的不同位置,各有名目,各司其职,极具观赏性和时代特征,为庄严肃穆的天宫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为后世展开了一幅瑰丽的音乐、舞蹈画卷,上演着一场永不落幕的乐舞盛宴。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敦煌壁画复原乐器及国家大剧院收藏的史敦宇壁画摹本,从“飞天伎乐”“经变画伎乐”和“迦陵频伽伎乐”三个方面,向观众解读敦煌伎乐天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舞蹈艺术内涵,与观众共同领略天宫中的婆娑舞姿、袅袅妙音。


阿弥陀经变中乐舞图莫高窟第61窟 五代(史敦宇摹国家大剧院藏)

一、飞天伎乐
“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铛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其形象来自于能歌善乐的天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在发展过程中,二者逐渐融为一体,形象不断演化,最终形成散花施香、奏乐舞蹈的飞天。
飞天伎乐跨越千年,是敦煌壁画中延续时间长、数量众多的一类伎乐形象。他们手持乐器,姿态飘逸灵动,在窟顶藻井、中心柱、壁龛内外和经变画说法图等处都可见到其曼妙身姿。飞天伎乐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敦煌壁画伎乐天的表现力。

上:双飞天莫高窟第390窟 隋代(史敦宇摹国家大剧院藏) 
下:龙凤笛


左:伎乐飞天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史敦宇摹国家大剧院藏)
右:紫檀螺钿五弦琵琶  

二、经变画伎乐
经变画亦称“变相”,是用绘画的形式来图解佛经。在敦煌壁画中,绘有乐舞内容的经变画常见有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经变等。经变画有其相对固定的模式,主体为说法图,图像前部的宝池舞台上,是以组合形式呈现的乐舞场面,乐队围绕舞伎分列两旁,左右呼应,有时还有化生童子和迦陵频伽相伴。
经变画伎乐的人数、手持乐器不尽相同。小型乐队只有三四人,大型乐队甚至达到近三十人。例如初唐第二二零窟药师经变中绘有二十八人的大型乐队,乐器品类丰富,场面恢弘,整幅画面呈现出一派祥和欢愉的氛围。


上图:伎乐菩萨莫高窟第148窟 盛唐(史敦宇摹国家大剧院藏)
下图:腰鼓

 
中图:反弹琵琶舞莫高窟第112窟中唐(史敦宇摹国家大剧院藏)
乐器(从左至右):鼗鼓、紫檀螺钿直项琵琶、箜篌

左图:双人舞乐图莫高窟第156窟晚唐(史敦宇摹国家大剧院藏)
右图:红木螺钿曲项琵琶

三、迦陵频伽伎乐
迦陵频伽鸟被誉为美音鸟,《慧苑音义》云:“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迦陵频伽在壁画中为人首鸟身的造型,身似仙鹤,彩色羽毛,双翅展开,头戴童子冠或菩萨冠。在经变画中,可见迦陵频伽乐伎或手执乐器演奏,或展翅跳跃舞蹈,为天界营造欢乐吉祥的气氛。
 
观无量寿经变中的迦陵频伽伎乐 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史敦宇摹 国家大剧院藏)

迦陵频伽伎乐与二童子共舞 莫高窟第156窟 晚唐(史敦宇摹 国家大剧院藏)